喜迎二十大|江苏:奋力迈上新台阶
<div id="content"><p>10 天前刚刚开工的新 " 万里长江第一隧 " 海太长江隧道施工现场," 建功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 " 等标语迎风飘扬,激励人心。</p><p>" 喜迎党的二十大,关键在实干。长三角一体化,江苏勇担使命。"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说,海太长江隧道将完善区域路网结构,促进江苏跨江融合,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p><p></p><div class="img_box" id="id_imagebox_0" onclick=""><div class="content_img_div perview_img_div"><div align="center"></div></div></div>这是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拍摄的海太长江隧道开工现场(2022 年 9 月 7 日摄)。新华社发(许丛军 摄)<p></p><p>太湖深处,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三山村,民居错落有致,环岛公路干净整洁,三山岛畔植物郁郁葱葱,水生动物生息繁衍,野生鸟类落脚筑巢,宛如一幅天然雕饰的画卷,让市民游客流连忘返。</p><p>" 村里的生态环境跟以前比真是大变样了,村民发展生态旅游的收入也越来越高。" 中华环境优秀奖获得者、三山村原党支部书记吴惠生说,"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相信生态和文化根脉等方面的保护工作必将向更深层次推进。我们将在加强太湖生态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村落文化的魅力,让‘鱼米之乡’呈现时代风貌。"</p><p></p><div class="img_box" id="id_imagebox_1" onclick=""><div class="content_img_div perview_img_div"><div align="center"></div></div></div>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举行的第 22 届中国 · 盱眙国际龙虾节开捕仪式活动现场,农业工人展示小龙虾(2022 年 5 月 18 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p></p><p>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江苏考察,赋予江苏 " 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 的光荣使命。</p><p>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江苏以努力奔跑姿态和求真务实作风,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奋力推动江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p><p>海太长江隧道向北近 300 公里,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先导段机声隆隆,数十台套挖掘机正在开挖土方,运土车来往填筑堤防。</p><p>这个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内单体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将保障 2000 多万人口、3000 多万亩耕地防洪安全,直接降低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启用概率。</p><p></p><div class="img_box" id="id_imagebox_2" onclick=""><div class="content_img_div perview_img_div"><div align="center"></div></div></div>这是江苏省扬州市运河三湾景区(2022 年 5 月 25 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p></p><p>" 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设在江苏,效益在流域。" 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陈杰说,二期工程将增强航运能力,实现与海港的有效衔接,助推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 我们将把这个项目打造成淮河流域的安全水道、生态绿道及黄金航道。"</p><p>重点工程有序推进,大国重器也刷新纪录。9 月 2 日,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 XCA2600,将 173 吨重的砝码吊离地面。仰望这个将机械臂伸向 160 米高空的 " 巨无霸 ",现场技术人员兴奋之情溢于言表。</p><p></p><div class="img_box" id="id_imagebox_3" onclick=""><div class="content_img_div perview_img_div"><div align="center"></div></div></div>江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 XCA2600,正在起吊 173 吨重的砝码(2022 年 9 月 2 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p></p><p>" 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加快自主创新,不断攻克核心技术难题,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向前迈进。"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民说,党的二十大将擘画未来我国前行的蓝图,徐工要与祖国同进步,不断勇攀高峰,努力建成工程机械领域 " 百年老店 " 和品牌卓著的世界一流企业。</p><p>2022 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 9 月 8 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希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 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p><p>" 我们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聚焦主业,精耕细作,不断创新。" 南京电气科技集团总经理沈其荣说,今年以来,集团培育出的两家 " 小巨人 " 企业战疫情,攻难关,拓市场,保生产,目前产品出口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正在总结近年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以奋进新征程的状态和苦干实干的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p><p>庆丰收同心共富,迎盛会齐向未来。</p><p>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将至,镇江句容戴庄村再生栽培稻长势喜人,沉甸甸的稻穗和 "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 " 字样的稻田画,勾勒出丰收的画卷。</p><p></p><div class="img_box" id="id_imagebox_4" onclick=""><div class="content_img_div perview_img_div"><div align="center"></div></div></div>这是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景色(2021 年 7 月 6 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p></p><p>风吹稻飘香,昔日的低产丘陵地带种出高产有机稻。年逾八旬的 "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 赵亚夫兴奋地介绍,坚持山水林田草等系统治理,戴庄村土壤肥了、生态好了、物种多了、农民富了," 绿水青山真的就是金山银山。"</p><p></p><div class="img_box" id="id_imagebox_5" onclick=""><div class="content_img_div perview_img_div"><div align="center"></div></div></div>赵亚夫(左)在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查看水稻长势(2022 年 9 月 9 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p></p><p>今年,戴庄的经验不仅在镇江 27 个村庄 " 落地生根 ",更在江苏全省推广,丘陵山区 " 以农富农 " 的小康之路,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p><p>在泰州市海陵区城中街道中山社区聚合睦邻点,一场 " 礼赞新时代 · 追梦复兴路 " 主题宣讲活动吸引了不少党员群众参与。小区给老年人安装了扶手,老年人出门更安心;美好环境大家共同缔造、一起维护 ……81 岁的居民范继光说:" 大家一起回顾这些年的变化,幸福感满满。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有滋有味。"</p><p>来源 新华社</p><div id="recommend_bottom"></div><div id="article_bottom"></div></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