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吃 27 片营养素的“护肝打卡群”,营销人员发展“下线”新方式 ...
<div id="content"><p>你听说过 " 护肝打卡群 " 吗?</p><p>黄女士(化名)在回家探亲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亲友进了一个名为 " 护肝计划打卡群 " 的微信群,该群主要活动点在湖南长沙,群里不少人发出手捧一大把营养素片的照片打卡,到了凌晨时分,仍有人在拍照打卡。</p><p>类似这样的 " 护肝打卡群 " 频繁地出现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在这些群中,都在宣称有群友减了肥,还有群友脂肪肝完全消失,血糖调理正常。</p><p>据了解,进入打卡群,需购买产品;在一些群内,群友每日需打卡服用 11 片 -27 片不等的营养素片 / 胶囊。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些营养素片的食用量远超生产厂家推荐食用量。此前,有医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明确表示,过量服用营养素片可能导致肝损伤。</p><p>而 " 护肝打卡群 " 除了让群友大量使用产品外,还成为营销人员发展 " 下线 " 的新方式。</p><p><strong>同样是 " 护肝打卡群 "</strong></p><p><strong>有群每天吃 11 片营养素,有群吃 27 片</strong></p><p>黄女士的亲友进了一个名为 " 护肝计划打卡群 " 的微信群,该群主要活动点在湖南长沙,群里不少人发出手捧一大把营养素片的照片打卡,到了凌晨时分仍有人拍照打卡。</p><p><strong>据黄女士亲友在保健品瓶上写的剂量,这个打卡群群友一天要吃 27 粒营养素片 / 胶囊。</strong></p><p>有群友用营养素片摆出了 177 的数字,疑似已打卡 177 天。而该群的群公告显示,这个护肝打卡计划周期为 180 天," 即将迎来 180 天护肝计划的全面胜利 "。</p><p></p><div class="img_box" id="id_imagebox_0" onclick=""><div class="content_img_div perview_img_div"><div align="center"></div></div></div>打卡群截图 受访者供图<p></p><p>记者调查发现,护肝打卡群不只这一个。在微信、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搜索 " 护肝打卡群 ",可以发现有不少介绍护肝打卡群及其好处的文章。</p><p>在微信公众号 " 健康 100 万 " 的文章中,有人称参加护肝计划 1 个月体重降了,有人称参加 3 个月脂肪肝完全消失,血糖调理正常。</p><p></p><div class="img_box" id="id_imagebox_1" onclick=""><div class="content_img_div perview_img_div"><div align="center"></div></div></div>图自微信公众号 " 健康 100 万 " 文章<p></p><p>在微博上宣传护肝打卡群、自称是某营销经理的付先生(化名)9 月 20 日告诉记者,失眠、脾气暴躁、脱发等问题都可以解决。</p><p><strong>付先生表示,要进群,先最少买三种产品:维 B 片,护肝片,钙镁片。</strong></p><p>随后,他发了一个有企业 LOGO 的小程序码,点击进入是云购小程序,小程序首页有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p><p>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护肝打卡群,不同群选择的营养素片和剂量也可能不同。</p><p>黄女士亲友进入的群需要一天吃 27 片营养素,其中包括 5 粒维生素 C 片(以下简称维 C 片),12 粒维 B 片、5 粒小麦胚芽油营养胶囊(以下简称小麦胚芽油胶囊)、5 粒钙镁片。</p><p>而付先生说,<strong>他的打卡群基础版一天吃 5 粒维 B 片,3 粒钙镁片,3 粒护肝片;强化版一天吃 10 粒维 B 片,3 粒钙镁片,5 粒护肝片。</strong></p><p><strong>打卡量远超官方推荐量</strong></p><p><strong>曾有过量服维生素致肝衰竭病例</strong></p><p>对于配方的来源,付先生一开始表示是企业公司给的。</p><p>就此,<strong>记者咨询企业云购客服,其表示这只是营销人员的个人经验。</strong></p><p>听到这一说法后,付先生又称他们是在春季护肝培训会后,根据人群特点把配方组合而成。至于如何能配出来,他表示自己是营养师,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p><p>值得注意的是,<strong>在某企业的产品介绍中,维 B 片、小麦胚芽油胶囊的食用量为每天 1 片 / 粒,维 C 片食用量一天最多吃两片。</strong></p><p>付先生对此解释称,公司所有产品的推荐量都是针对很健康、饮食习惯很好的人,(他推荐的剂量是)修复、解决健康问题,跟日常最基本保健概念不同。</p><p>" 我们没有这么吃的说法。" 某三甲医院肝胆胰外科郝医生(化名)说。</p><p>而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strong>维 C 片的注意事项提示,适宜人群(需要补充维生素 C 的成年人)外的人群不推荐食用本产品;不宜超过推荐量或与同类营养素补充剂同时食用。</strong></p><p>值得注意的是,今年 7 月,央视曾报道,一名男子因连续每日服用 8 颗维生素,出现了严重的肝衰竭现象。当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赵新颜解释称,<strong>摄入过量维生素而出现肝衰竭,可能是特异体质损伤,指身体对摄入的保健品或药物的反应性过强,出现了不适应的反应,最后导致代谢物对肝脏的损伤,严重情况下就会出现肝功能障碍。</strong></p><p>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此前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如果感到身体不适,应当先去医院做检查,再找营养师分析膳食情况,最后由专业人士给出建议。维生素,不是想补就补的。</p><p><strong>聊了几句就被介绍入伙</strong></p><p>在记者咨询付先生的 " 护肝打卡群 " 细节时,付先生突然表示,你也可以来学习些相关知识,帮你慢慢赚钱,玩流量变现。</p><p>据付先生介绍,<strong>他们每天晚上会利用腾讯会议、YY 语音开会,每次会议会邀请营销人员 " 讲课 ",分享经验。9 月 20 日晚的 YY 语音会议上,有嘉宾发言称,被人骂也不要气馁,某某月入十几万,大家一定要坚持。</strong></p><p>付先生说,自己做这个已有 3-4 年时间,今年刚升上营销经理。</p><p>当听到记者想做国内某城市市场时,付先生激动地表示:" 那里以前有很多人做过,我们用新的方式来做,很容易把它(这个市场)做起来。"</p><p><strong>付先生所谓的新的方式,即是利用社群、朋友圈等互联网方式发展客户。据他介绍,这一新方式是前几年转型互联网渠道出现的。</strong></p><p>据了解,进入打卡群之后,群友成为营销人员、群主下线的现象并不少见。<strong>据黄女士表示,其亲友在被介绍买产品、入群时,也被营销人员喊一起创业、做代理。</strong></p><p>在微博上,还有人发文称,一名 80 后曾在打卡群调理脂肪肝,一年后成为了高级营销主任,连续 6 个月月入过 2 万。</p><div id="recommend_bottom"></div><div id="article_bottom"></div></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