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嘉华 发表于 2022-9-29 08:19:17

个人养老金制度被认可,需要破除的三重顾虑

<p data-role="original-title" style="display:none">原标题:个人养老金制度被认可,需要破除的三重顾虑</p>
            
            <p><span>个人养老金账户,离落地再向前一步。</span></p>
<p><span>据新闻联播,9月26日的国常会上,确定了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予以税收优惠。</span></p>
<p><span>有报道称,部分国有银行已面向首批小部分客群内测个人养老金账户,并上线个人养老金功能。</span><span></span></p>
<p></p>
<p><span>什么是个人养老金制度?</span></p>
<p><span>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基本养老保险是第一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是第二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是一个有效补充,能够满足多样化养老保险需求。</span></p>
<p><span>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span></p>
<p><span>参加人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或者具有其他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形,经信息平台核验领取条件后,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个人养老金,领取方式一经确定不得更改。</span></p>
<p><span>为了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国家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span></p>
<p><strong><span>缴费阶段:</span></strong><span>对缴费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span></p>
<p><strong><span>积累阶段:</span></strong><span>投资收益暂不征税;</span></p>
<p><strong><span>到期领取阶段:</span></strong><span>领取收入实际税负由7.5%降为3%。</span></p>
<p><span>有声音认为,这三点税收优惠有一定力度。同时坊间也有不少顾虑。个人养老金制度不像基本养老保险,遵行自愿原则。制度效果如何,取决于能否获得民众充分的信任。</span></p>
<p><span>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要获得参与人的认可和信任,至少需要破除现实的三重顾虑。</span></p>
<p><span>首先面临的难关是</span><span><strong>养老意识的欠缺</strong></span><span>。</span></p>
<p><span>设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要求从每月或每年的收入中,定期拿出一定比例,用于未来养老。拥有这种长远规划意识的人,并不多见。养老金账户与一般性储蓄有所区别。人们日常储蓄,多源于生活的不确定性,或怕失业,或怕遇上大病大灾。存一笔养老钱,只有日益老去的中年人,才会感受到迫在眉睫的需求。对于青年人而言,变老是一件非常遥远的事。</span></p>
<p><span>培养养老意识,非一朝一夕之功。</span></p>
<p><span>其次,是</span><span><strong>对政策延续性的顾虑</strong></span><span>。</span></p>
<p><span>国常会明确了初期给出的税收优惠政策。在20年、30年,甚至40年之后,这些政策优惠会不会延续,有人心存顾虑。</span></p>
<p><span>比如,有人担心,个人养老金执行的是税前扣除模式,领取时只需要交3%的税。3%是个人所得税最低的一档。对于达到个税起征点的人群来说,一部分工资放入个人养老金账户总不会亏。冲着3%税率进场的年轻人,等到30年后退休领取养老金,可能税率已经上调,发现没有少交税,反而多交税了也有可能。</span></p>
<p><span>再者,国常会表态“投资收益暂不征税”,这是另一变数。养老金账户投资收益未来如果征税,与其他理财相比,就没有了优势。</span></p>
<p><span>第三个顾虑,依然来自</span><strong><span>投资收益</span></strong><span>。</span></p>
<p><span>众所周知,基本养老保险有国家兜底、政府背书。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投资风险参与人承担,安全系数不能不考虑。</span></p>
<p><span>前几天一则新闻很火。安徽潜山一名老太太去世,子女发现她生前攒下了整整一柜子零钱,都是一块、五毛、一毛的纸币或硬币。</span></p>
<p><span>10多名家人和邻居,花了半天数完,共5.2万多元。</span></p>
<p></p>
<p><span>老太太几十年省吃俭用,攒下这些钱,图了个安稳。只是,这5.2万多元,在今天的作用远比不上当年。</span></p>
<p><span>不投资的养老金个人账户,相当于老太太藏零钱的柜子,肯定贬值。可是,参加人如果用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资金,购买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和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风险如何控制?</span></p>
<p><span>养老金不同于普通理财资金,它关乎参加人老年福祉,且是一项长期投资。因此,如果滥竽充数者进入市场,金融产品长期的安全性不被保证,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概率暴雷,危害也不可谓不大。对于个体而言,除了自身审慎的判断,恐怕还得看到严格的监管才能安稳。</span></p>
<p><span>总体来看,个人养老金账户还在政策设计期,效果如何言之过早。如果那一天到来,每个人也得算好自己的账,理性投资,尽量给自己一个经济上有保障的晚年。</span><span></span></p>
<p><span>撰文|柴归</span></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个人养老金制度被认可,需要破除的三重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