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jb916 发表于 2022-9-29 08:19:17

传承千古遗韵潮风 擦亮潮州非遗名片

<div id="content"><p>文 / 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蚁璐雅 李各力</p><p>作为中华文化重要支脉的潮州文化,是一幅源远流长的历史画卷,更是一本饱含非遗文化的 " 宝典 "。近年来,潮州市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深入开展潮州非遗研究、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传承千古遗韵潮风,进一步擦亮潮州非遗名片。目前,潮州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已增至 17 项,省级非遗项目增至 47 项,市级非遗产项目增至 106 项。</p><p><strong>特色畲乡:现代元素擦亮文化招牌</strong></p><p>" 凤凰飞落好山场,生个大卵白茫茫,百鸟来孵凤凰卵,七日七夜琅来光…… " 悠扬的畲族民歌飘扬在凤凰山腰。今年 5 月,畲族民歌登上广东第八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这也让潮州的畲族文化再度引起关注。</p><p>潮州凤凰山地区,是畲族同胞的寻根问祖之地,畲族文化也是潮州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其中,被誉为穿在身上的 " 史诗 " 的畲族服饰,也早在 2008 年就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p><p>记者了解到,不少潮州年轻人正在接力传承,为畲族文化加入现代元素、激活畲乡魅力。据畲族小伙蓝泽敏介绍,他不仅立足于畲族特色文化开发畲族盲盒,为每一个畲族玩偶建立专属 " 个人档案 ",还针对畲族饮食文化开发 " 茶香乌米饭 " 等产品。未来,蓝泽敏还计划打造一个集展示和体验于一体的畲族文化博物馆。</p><p>近年来,潮州着力挖掘保护畲族特色文化、加快推动畲族聚居区高质量发展,擦亮 " 畲族发祥地 "" 畲族文化发源地 " 金字招牌。</p><p>自 2021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的《潮州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是广东省第一部专门针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也是国内极少数的民族文化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之一。今年 8 月,潮州山犁畲族村民俗文化馆被授予 " 畲族服饰文化传承基地 " 称号,基地将展出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佘燕璇亲手复原的潮州畲族凤凰装等系列服饰,也将成为来潮游客的又一处打卡亮点。</p><p></p><div class="img_box" id="id_imagebox_0" onclick=""><div class="content_img_div perview_img_div"></div></div>黄伟雄正在制作珠绣<p></p><p><strong>潮州珠绣:匠心绣制非遗活化长卷</strong></p><p>针起珠落,三两下之间,一小朵灵动的珠绣牡丹花便出现在绸布上,这是非遗项目粤绣(珠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伟雄的工作场景。</p><p>2021 年 5 月,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粤绣(珠绣)被列入扩展项目名录的 " 传统美术 " 项目。一路走来,自市级非遗项目的申报到国字号头衔的落地,这离不开该项非遗工艺背后许多匠人的坚守。</p><p>珠绣制作技艺是用针穿引珍珠、玻璃珠等多种材料,在画布或纺织品、花布等不同材料上绣出一幅幅富于立体、色彩迷人的画面。" 我是以针为笔、以珠为墨、以布为纸,创作出无限可能,这正是这项潮州非遗工艺的魅力所在。" 黄伟雄说,他在钻研珠绣工艺的同时,积极探索传统珠绣技艺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路径,将珠绣元素巧妙融入服饰设计制作中,进一步推广和创新珠绣工艺,传承潮汕传统非遗文化。</p><p>除了将珠绣创新运用在服装产品外," 珠绣画 " 产品也是黄伟雄的另一创新与突破——他以珠为墨而绘画,将珠绣传统技法与国画、油画技法巧妙融合,创造性地将珠绣工艺从实用装饰发展成纯艺术观赏用途,赋予了珠绣更多的可能空间。</p><p>据了解,近年来,潮州市重视珠绣传承弘扬和产业拓展,设立珠绣课程和培训班,系统化培养珠绣人才,通过将研学与珠绣结合,不断激活民间传统工艺文化的再生活力,打响潮州珠绣工艺文化品牌,这也成为潮州推动传统非遗活化传承的生动缩影。</p><div id="recommend_bottom"></div><div id="article_bottom"></div></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承千古遗韵潮风 擦亮潮州非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