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世界名画遇袭!价值 1.1 亿美元的莫奈画作遭环保人士泼土豆泥 ...
<div id="content"><p>每经编辑 卢祥勇</p><p>在英国环保组织向梵高名画《向日葵》泼了番茄罐头汤仅 9 天后,德国环保组织成员也拿起食物、冲向博物馆,而这次遭殃的是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的画作。</p><p>据英国《卫报》报道,当地时间 10 月 23 日,德国环保组织 " 最后一代 "(Letzte Generation)的活动人士进入德国巴贝利尼博物馆,在莫奈的名画《干草堆》上泼了两盆土豆泥,然后把自己的手粘在墙上。这些活动人士称,他们做出此举是为了警醒世人,气候灾难已经来临。</p><p><strong>莫奈名画被泼土豆泥</strong></p><p>据德国当地媒体报道,这起事件共涉及 4 人,他们行动的目的是呼吁德国政府采取严格措施保护气候、停止使用一切化石燃料。该组织表示,他们已经决定让 " 这幅莫奈(画作)成为舞台,让公众成为观众 ",以试图传达他们的信息。" 如果要在一幅画上泼上土豆泥或番茄汤才能提醒社会,化石能源正在杀死我们所有人,那么我们就会给一幅画以土豆泥。"</p><p></p><div class="img_box" id="id_imagebox_0" onclick=""><div class="content_img_div img_gif" style="display: inline-block;"><div align="center"></div></div></div>博物馆方面表示,由于这幅画是用玻璃密封的,土豆泥没有对画作本身造成任何损坏。<p></p><p>据报道,一名活动人士喊道:" 难道要在一幅画上涂上土豆泥才能让你听进去吗?"" 如果我们不得不为食物而战斗,这幅画将一文不值。"</p><p>这幅画是莫奈《干草堆》系列中的一幅,预计将于当地时间本周三重新展出。</p><p></p><div class="img_box" id="id_imagebox_1" onclick=""><div class="content_img_div perview_img_div"><div align="center"></div></div></div>德国环保组织 " 最后一代 " 活动人士向莫奈《干草堆》泼土豆泥,图自该组织官方推特<p></p><p>这件标志性的艺术品曾在 2019 年 5 月拍出 1.1 亿美元的价格,当时成为了莫奈画作拍卖史上最贵的一幅。六位竞拍人仅用八分钟时间就将这幅油画的拍卖价抬高到破纪录的成交金额,最终拍得画作的是一位匿名买家。</p><p>这幅油画创作于 1890 年,属于莫奈广受赞誉的《干草堆》系列。本世纪以来参与拍卖的该系列画作仅有四幅,这幅画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是仅有的八幅存于私人手中的作品之一。《干草堆》系列中的另外 17 幅作品保存在各大博物馆,包括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芝加哥艺术学院等。</p><p>在欧洲地区,画廊近来已经成为环保人士热门的 " 抗议地点 "。</p><p>报道称,今年 7 月意大利的环保组织 " 最后一代 "(Ultima Generazione)的抗议者在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把自己的手粘在桑德罗 · 波提切利名画《春》的保护玻璃上,并展示横幅 " 最后一代,拒绝天然气,拒绝煤炭 "。</p><p>当地时间 10 月 14 日,英国激进环保组织 "Just Stop Oil(停止开采石油)" 两名抗议者来到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向馆内展览的世界名画《向日葵》泼了两罐番茄罐头汤,然后用胶水把手粘在墙上大声抗议,要求英国停止所有新的石油和天然气项目。</p><p></p><div class="img_box" id="id_imagebox_2" onclick=""><div class="content_img_div perview_img_div"><div align="center"></div></div></div>图片来源:"Just Stop Oil" 官方推特<p></p><p>据《每日邮报》等英媒报道,今年 6 月 30 日,同样是这个 "Just Stop Oil" 组织的两名抗议者,当天下午进入伦敦一家美术馆,用胶水把手粘在了梵高名画《桃花源》的画框上,指责英国政府 " 推动了 40 多个新的化石燃料项目 "。</p><p>荷兰著名艺术犯罪调查员亚瑟 · 布兰德周日通过社交媒体表示," 有数百种方法可以引起人们对气候问题的关注,这不应该是其中之一。"</p><p><strong>欧洲能源危机下化石燃料又受宠</strong></p><p>围绕乌克兰危机,欧盟追随美国对俄罗斯施加严厉经济制裁,内容涵盖俄石油和天然气,其反噬效应导致欧洲能源供应紧张、价格飞涨。</p><p>德国高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所受影响尤为严重。面对高额能源账单,一些德国民众甚至囤积柴火,打算用古老的燃木取暖方式挨过寒冬。</p><p>近日德国呼吁欧盟成员国与有能力开发新气田的国家合作,从而尽快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并缓解能源危机的影响。然而,气候活动人士认为,德国政府呼吁开采新的化石燃料,违背了此前的承诺。</p><p></p><div class="img_box" id="id_imagebox_3" onclick=""><div class="content_img_div perview_img_div"><div align="center"></div></div></div>9 月 14 日在德国卢布明拍摄的 " 北溪 -1" 天然气管道相关设施。新华社记者 任鹏飞 摄<p></p><p>今年 6 月,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德国、奥地利、荷兰等多个欧洲国家相继宣布放宽对煤炭发电的限制,以应对俄气供应减少。对此,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警告各成员国不要在削减化石燃料使用的长期努力上走 " 回头路 ",而需继续关注对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投资。</p><p>当地时间 10 月 18 日,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 · 盖茨在 CNBC 的节目中表示,欧洲能源危机从长远来看是有好处的,因为人们不用再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从而更快实现能源转型。</p><p>对于盖茨的说法,有网友也提出质疑,认为空谈几十年后的可再生能源计划无助于缓解目前的危机。</p><p>雪佛龙首席执行官 Mike Wirth 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西方政府过早地尝试摆脱化石燃料以实现能源转型已经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后果,这些政策导致能源市场更加动荡、不可预测以及更加混乱,从而使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危机更严重。他指出,当前能源危机的根源早于俄乌冲突,过去多年各国对新石油供应的投资不足。即使能源需求持续上升,现在石油和天然气项目的年度资本支出大约只是疫情前几年的一半。</p><p><strong></strong></p><p><strong>编辑 |</strong>卢祥勇 杜波</p><p><strong>校对 |</strong>何小桃</p><div id="recommend_bottom"></div><div id="article_bottom"></div></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