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亿中国人一夜之间变成高血压?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声 ...
<p data-role="original-title" style="display:none">原标题:2.45亿中国人一夜之间变成高血压?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声</p><p>11月13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等学术机构共同制定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已正式发布,推荐我国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由原来的收缩压大于等于140、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下调至大于等于130和80毫米汞柱。</p>
<p>一时间,</p>
<p>不少临界的人群发出疑问,</p>
<p>我突然变成高血压了?</p>
<p>别!急!</p>
<p>那么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p>
<p>是否做了调整?</p>
<p>就在昨晚(11月15日)</p>
<p>国家卫健委刚刚发布消息称,</p>
<p>目前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p>
<p>国家卫健委称,国家对于高血压等疾病诊断标准的制发有规范程序要求。由专业机构、行业学协会、个人等自行发布的指南、共识等,为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p>
<p>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2005年、2010年、2017年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宣传教育要点、防治指南、临床路径等均明确: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目前,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p>
<p><div align="center"></div></p>
<p>国家将继续做好高血压的预防和早期干预,加强高危人群和患者的健康管理,有效减少由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高血压是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慢性疾病。国家不断加大高血压防治工作力度,以高危人群为重点推进健康管理,推动防控关口前移。经过多年努力,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水平持续提高,防治工作取得长足进步。</p>
<p>目前国家卫健委已经明确,</p>
<p>没有对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p>
<p>那么,</p>
<p>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p>
<p>中国医师协会共同定制的</p>
<p>《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p>
<p>又为什么要将成人高血压诊断值</p>
<p>由原来的140/90mmHg</p>
<p>下调到了130/80mmHg?</p>
<p>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 蔡军在接受央视《新闻1+1》的采访时的解释是,一是因为医学的进步,二是因为降压药品的价格现在已经非常便宜了。但同时也提到了,随着标准下调,高血压人群也将增加一倍(由2.45亿上升至4.9亿)。</p>
<p><div align="center"></div></p>
<p>对此,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执行理事长蔡江南,昨晚在接受本台《夜线约见》采访时表示,高血压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还是一个跨行业、跨学科的综合问题,高血压人群涉及几亿人,这个人群的扩大和人类生活方式、老龄化等多元素有关,因此不能单独由一个学会协会制定,而是应该综合医学、公共卫生、政府、医保部门等等共同谨慎地综合考量。</p>
<p><div align="center"></div></p>
<p>实际上在2017年的时候,美国的高血压指南就已经把标准由140/90mmHg改为了≥130/80mmHg,对此蔡江南认为美国的修改有其特定原因,美国人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巨大,这一难以改变系社会问题,因此美国想要用调高标准来控制这一问题;但在我国,恰恰有充分的社会资源,因此单一用调高指标来疾病化处理的方式,并不合适。药品只能处理一部分问题,而处于临界的人群更应该采取改变生活方式的态度,来调整自己的健康水平。</p>
<p>此前,《指南》制订组专家、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郭艺芳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称,虽然按照预测将多出上亿患者,但其中仅22%需要用药,多数人不需要吃药,只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就能使血压恢复到理想范围,如控制饮食、减重增肌、少吃盐、戒烟戒酒等。</p>
<p>综合央视新闻</p>
<p>(来源:新闻坊)</p> 中美高血压患者比例有多少区别 要参照本国公民的实际情况制定标准,和美国2017年制定的标准有毛关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