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实施“乙类乙管”是有准备之仗,绝非被动放开 ...
<p data-role="original-title" style="display:none">原标题:国家卫健委:实施“乙类乙管”是有准备之仗,绝非被动放开</p><p><strong>南都讯</strong>记者吴斌 发自北京 12月2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打的是有准备之仗,而绝不是被动的放开。</p>
<p><div align="center"></div></p>
<p>12月26日晚,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不再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新冠病毒感染将实施“乙类乙管”。</p>
<p>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在发布会上称,近三年来,通过对新冠肺炎“乙类甲管”严格管理,我们经受住了全球先后五波疫情的冲击,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较强的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的广泛流行,极大减少了重症和死亡,也为疫苗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医疗等资源的准备赢得了时间,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p>
<p>李斌称,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是“保健康、防重症”,依法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是疫情防控策略的重大调整,有助于把防控资源更加集中到保护患有基础病的老人、孕产妇和儿童等重点人群上来,有助于更好地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卫生需求,有助于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p>
<p>李斌表示,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新冠疫情仍保持着高于普通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后,绝不是放任不管,绝不意味着所有防控措施的退出,而是要继续强化管理、强化服务、强化保障。</p>
<p>“接下来,我们将依法依规对新冠病毒感染采取乙类预防控制措施,抓实抓细医疗救治资源的准备,着力保证群众用药需求,着力做好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的防护和救治,切实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努力保障人民健康安全。”李斌说。</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