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1027m 发表于 2023-2-13 09:58:12

生育率走低,中小学学位却紧张,“入学难”症结何解 ? ...

<div id="content"><p><b>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北京报道</b></p><p>近期,多地发布 2023 年中小学学位预警。</p><p>今年,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将新增 2 万个中小学学位,学前教育阶段新增 6000 个托位。广州多区发布 2023 年学位预警明确,若学位 " 爆满 ",将按购房时间的先后排序入学资格。此前,成都多个区县也出现了学位紧张的情况。</p><p>学位紧张,无非两个原因:学位少了,或是学生多了。很显然," 学位少了 " 是不成立的,因为近几年各地改扩建新学校越来越多,是无可争议的事实。由此可见,学位紧张的原因是要读书的学生多了,而且增长速度超过了学位增长的速度。</p><p>生育率持续走低,学位为何仍然紧张?中国出生人口自 2017 年起连续 5 年下降,总人口 2022 年进入负增长。但生育率变化对学位需求影响有滞后效应:数据显示,2016 年、2017 年全国出生人口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最高的两年,这些孩子于 2022 年、2023 年进入小学。</p><p>以北京为例,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曹浩文刊发的研究测算,北京将在 2023 年迎来小学学位需求高峰—— 108.2 万个。以 2020 年的学位储备为基准,若学位利用率为 95%,则 2023 年学位缺口为 4.8 万个,小学缺口为 50 所。若学位利用率降低到 90%,则 2023 年学位缺口为 11.1 万个,小学缺口为 115 所。根据广东省教育厅预测数据,2025 年,广东基础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将达到 2290 万人,基础教育学位需求达 260 万个以上。其中,学前教育阶段入学需求在 2022 年达到峰值,小学在 2025 年达到高峰。</p><p>大城市学位紧张,县域学位也不宽松。浙江省乐清市教育局近日披露,部分公办小学、初中 2023 年 -2025 年施教区内适龄户籍人数接近或超过拟招生计划数,20 余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呈现 " 红色预警 ",还有学校呈现 " 黄色预警 "。今年 1 月底,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发布了 2023 年城区部分小学学位预警公告,一共涉及两个街道所辖招生片区,包括了 6 所小学。</p><p>值得注意的是,2020 年以来,在民办义务教育控比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双重政策推力下,多地掀起 " 大建学校 " 的浪潮。同时,还有一个担忧无法回避——入学需求高峰时大建学校,那入学需求下滑后,是否会出现学位浪费、教师过度饱和等问题?</p><p>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家勇在接受海报新闻采访时表示,为了迎接二孩入学潮,各地通过改扩建、新建学校、增加班额等方式增加学位,但很快就会因少子化出现学位过剩,潮汐式学龄人口的变化,给各地教育规划、资源配置带来难题。他建议,部分农村中小学可以参照奥运临时场馆的思路,灵活应对学龄人口的变化,减少教育资源浪费。同样,城乡中小学不妨增加临时教育教学设施,应对二孩入学高峰,入学人口退潮后,临时性教育教学设施处理起来更加方便,是值得探索的理性选择。</p><p>" 如果搞大班额应对学位紧张,是违反相关规定的,这会影响到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质量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当前合适的办法有两个:一是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提供给适龄儿童,合理定位民办义务教育的功能;二是以 " 小班化 " 为标准,加强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提高学校建设标准,应对出生人口变化对教育带来的挑战。</p><div id="recommend_bottom"></div><div id="article_bottom"></div></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育率走低,中小学学位却紧张,“入学难”症结何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