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 万考研生背后的市场变局
<div id="content"><p>2 月 21 日起,各地陆续开放 2023 考研初试成绩查询," 考研成绩 "" 考研国家线 " 等话题接连登上微博热搜。据教育部官方披露数据显示,本次研究生考试全国报考人数为 474 万,创下新高。其中,应用统计、教育学、金融学等专业均为考生报考的大热门。而随着考研人数的增长,考研培训市场也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不仅培训周期和课程变长,互联网教育企业、细分专业小型培训机构的入局,也让考研培训市场呈现分散竞争的态势。</p><p>机构预测国家线总体持平</p><p>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已披露多省市的 2023 考研初试成绩查询时间。其中,天津、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等多地均为 2 月 21 日当日开放成绩查询;湖北、广西等地稍晚,为 2 月 22 日开放查询服务。</p><p>对考生们来说,查到成绩后的下一步便是等待 " 国家线 " 的公布。参照往年情况来看,2021 年及 2022 年的考研国家线均在 3 月中旬左右出炉。此外,官方数据显示,2023 研究生考试全国报考人数为 474 万,对比 2022 年的 457 万增长 17 万人。</p><p>随着报考人数的增长,今年的国家线分数是否也将上涨?对此,网易有道考研首席规划专家甘源分析指出,今年考研数学总体难度比较平稳,政治和英语难度有所提升。" 考虑到去年 12 月各地新冠感染高峰对研究生考试初试的冲击,今年的分数线情况大概率跟去年相近,分数离散度比较低,国家线总体将保持稳定,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不过部分专业大类不排除 3-5 分的涨幅。"</p><p>催热细分专业 " 小 " 培训</p><p>逐年上涨的报考人数不仅加剧了考研的竞争,也催热了相关考研培训。</p><p>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发现,目前考生在选择考研培训机构时,已不只局限于选择名气大的知名机构,部分小型机构同样成为了他们的选择。这些小型机构通常只开展某一细分热门专业的考研培训,并针对不同院校开设定制班型。</p><p>中公教育提供的考研分析数据显示,近年来的大热专业包括应用统计、教育学、金融学、新闻与传播、计算机等,部分院校专业的报录比达到了 40:1 甚至 100:1。这些热门考研专业,正是不少小型考研培训机构的细分培训首选。</p><p>以某主打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培训的机构为例,该机构的班型划分依照不同院校而设置,部分讲师即为相关院校的在读学生或毕业生,以此获得考生的信任和选择。</p><p>在考研培训费用方面,上述机构的收费也呈现上涨趋势。曾在该机构报名过课程的考生李风(化名)表示,自己之前报名的 2020 年考研课程收费在 5400 元左右,但目前同等课程费用已超过 6500 元。</p><p>市场呈现分散竞争态势</p><p>尽管 2023 考研才刚发布初试成绩,但包括中公教育、文都教育、高途考研、有道考研等在内的多家机构都已开始推广 2024 考研相关课程,争夺新一届的考研考生。</p><p>对此,多鲸资本合伙人葛文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备考周期延长、考研正呈现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同时,选择 " 二战 " 考研和 " 三战 " 考研的考生人数也在增加,这些考研的趋势变化也让机构们顺势推出了时间更长的长期班。" 对比公考市场来看,考研市场还是处于相对分散竞争的状态,由此各家机构也在想办法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增加营收。"</p><p>而从现有考研市场格局来看,越来越多互联网教育企业正加入这一赛道,与这些企业一并到来的是一套成熟的产品、教研和服务体系。葛文伟指出,此前的考研培训主要依靠名师效应,这也导致行业曾在某一阶段集中度较高。但随着越来越多企业进入考研赛道,各家机构正逐步从拼名师转变为拼教研和服务。</p><p>北京商报记者 赵博宇</p><div id="recommend_bottom"></div><div id="article_bottom"></div></div> 考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