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薪令”频发,金融业薪酬为何仍居高不下?
<p data-role="original-title" style="display:none">原标题:“限薪令”频发,金融业薪酬为何仍居高不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经济网 | www.ceweekly.cn</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姚坤 | 北京报道</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在证券公司工作的张鹏飞近期想买房,但他看上的楼盘首付款还差80多万元,“打算等发了年终奖再考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2021年A股全年成交金额257.16万亿元,不仅创历史最高水平,也带动券商的业绩水涨船高。公开数据显示,共有10家券商归母净利润超过100亿元。得益于A股市场的火爆,在证券公司工作的张鹏飞,年终奖金亦十分丰厚,令周围的同龄人羡慕不已。</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随着近期国有金融企业薪酬制度新规出台,令他对年底是否还能拿到高额的年终奖颇有些担忧。此次新规对在证券公司工作的张鹏飞们会带来什么影响?</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p>
<p><span><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6px;">财政部为何此时发文?</span></strong></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7月28日,中金公司一员工被其亲属在某社交平台狂晒“90后券商交易员月入超8万”的相关截图在网上传播,引发舆论“炸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时隔5天之后,财政部8月2日发布的《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国有金融企业的薪资问题提了3个明确要求:积极优化内部收入分配结构,科学设计薪酬体系,合理控制岗位分配级差。</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因为时间间隔比较近,很多人认为《通知》是针对前述“晒薪事件”和舆情发出的,并将《通知》解读为“限薪令”。</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文宗瑜看来,此时发布的金融业“限薪令”,主要跟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有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三年行动部署提出‘要加快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文宗瑜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国务院授权委托财政部编制中央本级国有资产管理报告和全国国有资产管理报告,这是财政部的重要职能之一;财政部的另一个重要职能是对全国占用和使用国有资产的国有企业进行监督管理,而金融企业是国有资产的一部分,主要由财政部金融司履行监督职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财政部不断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能,尤其在今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更要对金融类国有资产管理做得不到位的方面继续加强监管。”文宗瑜说。</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align="center"></div></p>
<p><span><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6px;">金融业多次接到“限薪令”</span></strong></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这不是金融业第一次接到“限薪令”。</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2009年8月1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中央组织部、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等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被社会舆论称之为“央企高管限薪令”。</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该意见提出,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基本年薪与上年度中央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联系;绩效年薪根据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确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国资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在2013年1月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该意见对国资委监管的央企、中央金融企业及铁路、烟草、邮政等行业的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提出统一、规范的原则和要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可知这一轮央企薪酬改革方案已将中央金融企业纳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于2015年年初开始实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有央企人士当时接受采访表示,按照这次央企薪酬改革方案,可能受冲击更大的是金融领域的央企负责人,降薪幅度会非常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据报道,在薪酬改革方案通过后,建行、工行、农行等多家银行的时任负责人均作正面回应,一些银行开始部署降薪。</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此外,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发布的薪酬指引,也被广泛解读为“限薪令”。</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2010年2月,原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原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在介绍该指引出台的背景时称,许多国家金融业不当的薪酬制度安排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过度冒险和逐利行为,并造成金融机构稳定性下降和行业不稳定。当前,加强对金融机构薪酬监管已成为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共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该负责人还透露,近年来,金融机构薪酬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要求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切实重视并研究解决好金融机构薪酬管理问题。在此前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后,社会公众对改革银行业薪酬管理的呼声更加强烈,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改革薪酬管理的认同度也进一步增强。加强对银行业薪酬机制监管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2022年5月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该指引中包含这样一条要求:证券公司应当明确告知员工公司薪酬制度的主要原则、劳动纪律相关要求及薪酬保密有关规定等内容,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知晓风险因素调整、不当行为等对薪酬的潜在影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2022年6月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理论上分析,因为金融业薪水高才会接二连三发布‘限薪令’,这种现象在其他行业很少见。首要的问题是,金融业薪酬真的高吗?发一纸限薪令就能解决金融业高薪问题吗?事情显然没那么简单。”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系主任、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商有光教授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span></p>
<p><span><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6px;">金融业的高薪酬合理吗?</span></strong></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据统计,2021年中金公司人均薪酬98.45万元,中信证券为85.34万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这两家证券公司的薪酬已经非常出圈,但相比外资、合资券商的薪酬,中金、中信的薪酬如何?在12家外资、合资券商里,有7家人均薪酬超百万,最高的高盛高华证券2021年人均年薪近300万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放眼全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金融行业不一定是员工薪酬最高的行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报酬最高的行业,一般是科技创新驱动的新型制造企业以及互联网高科技企业。美国华尔街金融业员工的收入肯定和美国硅谷高科技公司的收入差别很大。”文宗瑜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比如,互联网巨头腾讯员工人均年薪84万元、华为人均年薪70.3万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尽管如此,在文宗瑜看来,金融行业的报酬水平和它为整个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所提供的价值服务相比,平均薪酬水平还是高了一些。</span></p>
<p><span><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6px;">金融行业高薪酬原因何在?</span></strong></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金融行业为什么收入高?</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商有光分析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对金融的需求很大,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整个金融行业分享了经济增长的红利;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领域,金融改革相对滞后,当然,这方面的改革正在深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严格来说,金融行业仍是一个门槛较高的行业。”在文宗瑜看来,当前我国金融业改革相对滞后,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国际化进程也比较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是出口产品。这些出口产品为我国打开了国际市场,提高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但是出口鲜有金融服务。而那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进入中国市场的不仅有产品,也包括金融服务。”文宗瑜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金融开放是提高我国金融业水平的前提。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武长海日前撰文指出,自2001年底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第一阶段(2001—2006年)主要任务是落实我国入世承诺。以银行业为例,根据开放时间表,部分银行业对外开放措施在入世后5年内全部落实,如加入WTO后5年内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全部地域限制、5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向所有中国客户提供服务,实质是为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设置5年缓冲期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第二阶段(2007—2012年)主要内容是我国在“入世”承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第三阶段(2012年至今)从党的十八大开始,我国经济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阶段,提出了“积极利用”外资力度、放宽外资准入的总要求。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推动积极有效利用外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接下来,在第三阶段这一轮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我国仍然需要加快金融业改革开放步伐。”文宗瑜认为,“如果金融业市场化程度提高,报酬机制由市场调节以后,金融企业凭自己真正实力挣得的高薪,有啥不可?”文宗瑜乐观地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文中张鹏飞为化名)</span></p>
<p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6px;"><span><span>责编 | 姚坤</span><span></span></span></span></p>
<p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6px;">版式 | 孟凡婷</span></p>
<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6px;"><span style="font-size: 16px;">微信值班:杨琳</span></span></p> 不管限制什么行业,最后都一个样,普通员工损失最大,领导层受影响很小,而且还会以别的途径发钱。领导和员工分开计算,才是解决办法。 为什么不对烟草行业限薪呢?金融行业真是累,压力还大,这薪水根本就不算高,好多基层的员工也就几千块,相比之下,烟草行业才是事少钱多啊!应该限薪烟草行业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