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炜伦
关键词②:房贷利率、金融支持
日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 1-11 月商品房销售面积 121250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23.3%;商品房销售额 118648 亿元,同比下降 26.6%。反映出今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相对淡静,购房者对置业仍多数处在观望的态度,这背后也有房企各方面压力的影响。
不过,在 2022 年即将结束之际,房地产的重要性再次被提及。据新华社报道,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国家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城镇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有足够需求空间为房地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房地产的支柱产业作用被重申,让业内人士纷纷预测到明年即将向好的行情。事实上,回顾 2022 年,房地产行业在政策端受到了不少利好支持,相信在经受考验之后,房地产市场的韧性将进一步显现。

房贷利率一降再降,不断降低置业门槛
12 月 20 日,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布为:1 年期 LPR 为 3.65%,5 年期以上 LPR 为 4.3%。据统计,今年全年,LPR 经过了 3 次下调,5 年期以上 LPR 累计下调了 35 个基点。
房贷利率受 LPR 变动影响较大,目前国家规定的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为不低于 LPR 减 20 个基点,意味着首套房最低房贷利率为 4.1%,相比前些年 5%-6% 的房贷利率,目前我国房贷利率已在历史低值。在不断强调 " 因城施策 " 的当下,已有不少城市根据市场环境作出了进一步的调整,将首套房贷利率降至 4% 以下,购房者房贷压力大幅减少,降低置业门槛。
金融等利好支持,保障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当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已进入了深度调整期,在市场预期不足,需求端疲软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提振信心。" 保交付、稳民生 " 自今年 7 月底首次被写入中央政治局会议文件以后,多部委已不断推进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保交楼,同时强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不少房企亦将 " 保交付 " 作为首要任务以及为自身纾困的重要手段,力争提振购房信心。
11 月,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对房地产信贷支持、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的利好 " 三箭齐发 ",也让市场看到,房地产行业必须平稳健康发展。2022 年一系列的利好举措使得房地产市场备受关注,尽管现阶段存在下行风险,但仍相信这些铺垫能为 2023 年带来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