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智库说 | 极氪,阶段性成功之后的挑战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24-9-14 15: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年后,付于武、左延安、张君毅、李贸祥再读极氪。

文|智库君

极氪,成为第一家敲响上市钟声的“创二代”车企。

当地时间5月10日,极氪成功登陆纽交所,股票代码为“ZK”。极氪以每股21美元的价格累计发行21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募资约4.41亿美元。照发行价推算,市值51.26亿美元。

“37个月,极氪刷新了新能源汽车品牌从发布到IPO的最快纪录。”在纽交所现场,极氪CEO安聪慧难掩兴奋。

尽管极氪汽车的估值低于此前预期,但它仍是2021年10月以来赴美IPO最大规模的中国企业。在充满挑战的投资环境下,极氪的上市,无疑为中概股注入了一剂新的强心针。

智库君认为,极氪成功完成IPO背后有两个重要因素:首先,背靠大吉利体系的极氪,并非从0出发。其次,吉利对估值的让步,增加了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然,无论什么时间节点、什么类型的企业,上市始终是一把“双刃剑”。就当前的市场竞争而言,无论是和特斯拉、“蔚小理”竞争,还是面对来势汹汹的华为小米,极氪的优缺点仍然非常突出。

作为“创二代”,背靠吉利的极氪,如何转变外界对传统车企的固有刻板印象,强化在智能和科技的属性标签,似乎需要付出比其他外来者更大的努力,才能够支撑起更高的估值和梦想。现金储备偏低带来的现金流压力、超高的资产负债率,也是极氪维持企业健康运行,必须去解决的问题。

三年前,中国汽车三十人智库部分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前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与凯辉基金合伙人李贸祥共同走进刚刚成立不久的极氪汽车,并对话CEO安聪慧。

三年后,作为极氪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在极氪IPO的关键历史时刻,四位专家针对极氪汽车的发展历程、上市意义、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精彩的点评和建议。

核心观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智库君:虽然上市之路并不平坦,但是极氪依然创下了新能源车企IPO的新速度,如何看待极氪赴美IPO的意义?

付于武:实际上,传统汽车企业电动化转型,我比较关注的是广汽埃安和吉利极氪。一个是国有企业,我寻找的答案是,广汽在打造自主品牌的“传琪”之后,在新赛道上能否续写辉煌;另一个,就是民营企业的吉利,它会充分利用吉利已经积累的品牌优势、國际化的优势以及其它吉利的资源为极氪赋能吗?现在看,这两个企业都获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功,成立三年的极氪成功IP0,值得庆贺和总结。

付于武

左延安:极氪在纽交所上市,又一次证明李书福整合全球资源在资本巿场上长袖善舞的高超技能。尤其是在当下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欧美新能源汽车市场下滑和主流车企放缓电动化步伐,中概股市场表现低迷的情况下,极氪在美股上巿颇有“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意思。选择此刻在美股上市也彰显了极氪对自身发展前景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自信,同时也迫于现金流的压力和股东的期望。由于资本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投资热潮在消退,加上中概股汽车板块的业绩表现不佳和极氪即期收益不及预期等原因,致使目前的估值较此前最高点已大幅缩水。但是,无论如何,极氪在美股上市是极氪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理程碑。

张君毅:我认为极氪这次上市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极氪不仅是最快新能源车企IPO,也是蔚小理上市后,中概股在美股遇到一定挑战与困难、从而上市放缓的大背景下,新一批中国背景车企IPO上市的代表。

正如此前路特斯通过SPAC上市和定价,成为“中美资本市场”交流正常化的代表性事件一样,极氪在近年纯电车企上市在国内遇到挑战和调整的情况下成功赴美上市,也给后面企业的上市和定价带来参考和依据。当然,上市对于极氪本身的规范化、国际化发展也有非常强的推动作用。

李贸祥:极氪汽车能够顺利完成美国IPO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得到认可和影响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展示出吉利汽车极强的全球资本运作能力,这也是今年吉利旗下第二个新能源品牌在美股上市,另一个是年初的路特斯。

智库君:三年前,极氪刚成立不久,您曾经走进极氪深度对话极氪CEO安聪慧。您如何看待过去三年时代的大背景下,极氪的变化?

付于武:产品、技术、生态、国际化、资本这些产业链的要素整合,实现最大的效率,在极氪的实践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左延安:三年前,吉利汽车组建极氪汽车,赋予电动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使命,创造传统车企决胜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新模式。本着股东优质化,股比合理化的原则,考虑产业链建设的需要和持续资本运营的需要,组建了由国内外知名的产业资本、金融机构的多法人持股的股份公司,使公司治理水平有能力参与全球竞争。加上安聪慧总裁领衔的豪华团队,构成企业第一层次的核心竞争力;由此,派生出第二层次的核心能力:清晰的发展战略,不断提升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能力。三年来基于浩瀚架构开发出极氪00l等系列产品,产品的毛利率逐年提高,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企业运营能力在新赛道脱颖而出,特别是在汽车行业“浮夸浮燥之风”盛行的今天,极氪理性和务实的态度还是值得欣赏的。

左延安

张君毅:三年的时间,经历了疫情,经历了初创期的磨合,经历了价格战,经历了内卷,经历了从第一款车猎装轿跑到进入主流高端豪华市场,并且立稳第一梯队,极氪不容易。极氪是年轻的品牌,轻资产的运营方式、逐步成熟的营销手段,不盲从,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我觉得从某种程度来说,一个好的架构,一个好的车型,一个踏踏实实的发展模式,极氪诠释得还是非常到位的。

极氪001、极氪009、极氪007、极氪X四款车型在售,以及刚刚发布的极氪MIX,这几款车型都有非常明确的差异化定位,这是一个比较平衡的产品矩阵,我对极氪的全球化发展也有期待。

李贸祥:极氪在过去三年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功推出了多款车型,如极氪001、极氪009、极氪007、极氪X四款车型在售,以及发布了极氪MIX,这几款车型都有非常明确的差异化定位,也支持着极氪的月销量不断的创出历史新高,同时累计交付汽车超24万辆。过去这三年来,极氪的产品和品牌,以及设计、性能和科技配置都受到市场的认可,并成为一个主流的新能源玩家。相信借助吉利的全球化能力,极氪在未来全球化方面,能够实现更好的飞跃式发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智库君:您认为极氪做对了哪些事情,做错了哪些?

付于武: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我们不能对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发展路径品头论是。但是我们在新汽车时代的还是要大声呼吁,盛世之下,要保持足够的理智及冷静。过去的流量之王,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就说,还是要踏踏实实把产品做好;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也很坚定的说,做好产品才是王道!创新驱动,遵循规律,协同发展,做强产业的目标,绝对不要为卷起来的不合谐声音和做法带了节奏!

左延安:极氪在美股上市,是动力又是压力,迅速改善经营业绩是资本市场的期望也是企业自身发展之必须,但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必须更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充分整合吉利的技术、产品、产业链的资源,丰富自己的产品品类和强化产品陈容。

张君毅

张君毅:我觉得极氪成立之初的那些市场层面的波折,一些用户的反馈,包括配置讨论等是一个新企业所必须教的学费。我们看一个车企不应只看他的过去,也不能光看他的现在,更要看他的迭代能力和自我觉醒的发展能力。现在整个市场有盲目浮躁的倾向。作为中国出身的全球化车型,极氪需要有战略定力,加强现金流管理,打造更多更好的爆款车型,把这个源自中国的新品牌,把“共创极致体验的出行生活”作为汽车文化,推广出去。

李贸祥:优点前面说了,过去三年高歌猛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各大车企都在面临内卷,极氪也不例外。目前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亏损和现金不足的问题,极氪要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生存法则,需要进一步创造出月销能过两万台的爆款车型,来不断提高盈利能力,优化成本结构,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巩固品牌地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李贸祥

智库君:在如此内卷的大背景下,您对极氪未来发展要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建议?

付于武:极氪汽车诞生在一个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时代,诞生在竞争太激烈、甚至慘烈的时代,也面临着国际化的巨大挑战。如何行稳至远?如何增强品牌力、竞争力?首先,要有大的格局,基于新汽车时代的战略谋划和战术安排;要建设自信而务实的企业文化,敬畏科学、敬畏规律;要有大胸怀,聚天下英雄而用之,把创新的价值观牢牢植入团队灵魂之中。

实际上,汽车产业当下,已经有了创新型企业的标杆参照,美国有特斯拉,中国有比亚迪,它们都是二十年磨一剑破茧而出的企业,再过十年,极氪能不能成为一个令行业刮目相看的企业?让我们拭目以待!

此外,不要否定一百多年汽车产业形成的基本规律:产品为王、规模经济、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等等,对产业还是要有敬畏之心。

左延安:企业发展一定要认清产业发展趋势顺势而为,我以为,HEV、PHEV、BEV会在很长的时间内共存,吉利汽车在HEV、PHEV上已深耕多年,有成熟的产品和产业链,可通过共用产品平台,做合理的技术升级衍生出有别于吉利其他品牌的高端产品,尤其是HEV,现在推出,对于国际、国内市场都是正当时。

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在很长时间内,纯视觉的单车智能、多传感器融合的单车智能、智能网联技术会因为车种和运行场景的差异有各自的生命力,乘用车可能会更快地进入纯视觉的单车智能。由此,科学规划极氪产品的智能化并设计好实现路径,善于整合国内外资源,适时推出够智能的用户欢迎的汽车产品,等到积累足够的数据并有能力建设强大的算力,再自成一体以傲人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智能汽车市场!

张君毅:何仑老师此前在评述最近北京车展时,引用了卡夫卡的话,我觉得很好,“无论规则多么离奇荒谬不合逻辑,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遵守。因为遵守它,事后才会付出代价;不遵守它,立刻就会付出代价。总之,早晚都会付出代价。”这就是我们现在浮躁狂飙的中国市场。“不盲从直播和流量,把精力放在技术、产品上,流量不是企业成功的唯一。”安庆衡总这句话说得也不错。但是要执行好,也要有战略定力否则也会付出代价。

我更希望建议极氪出海,作为高端智能电动车出海。一方面,电动化我们要持续做好,另一方面,智能化、网联化,中国汽车出海也恰逢其时,极氪可以打造出中国汽车的高品质形象。跑得快没错,但也要做得扎扎实实,做好售后服务,坚持品质至上,不要只顾及了速度而放弃了其它。

李贸祥:一方面继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比如智能驾驶,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另一方面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在新兴市场中寻求增长机会。

往期链接:

附:中国汽车三十人智库专家成员(排名不分先后)

付于武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王秉刚国家电动乘用车技术创新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

安庆衡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原北汽集团董事长

左延安 前江淮汽车董事长

赵福全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

董 扬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联席理事长、德载厚资本董事长

沈进军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

赵 英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陈玉东 博世集团董事会中国事务顾问、资深汽车专家

林 雷 大钲资本合伙人、董事总经理

梅松林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

何 仑网通社汽车研究院院长

钟 师 资深汽车媒体人

张君毅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亚太区汽车与工业品业务负责人

刘小稚 亚仕龙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徐向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蔡 蔚 教育部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哈尔滨理工大学头雁教授、精进电动创始人

吴松泉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资深首席专家

施雪松 腾讯车联副总裁、南京隼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EO

顾剑民 法雷奥集团中国区CTO

崔东树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

郑 赟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全球高级合伙人

杨殿阁 清华大学学科办主任、车辆与运载学院首任院长

徐大全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

朱西产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

原诚寅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

金伟华 华登国际风险投资合伙人

余 宁 众擎资本管理合伙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 黑ICP备2023000012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5 00:34 , Processed in 0.431081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