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侯铁成:读书6 孙子兵法-无智胜无勇功

2022-12-26 08:5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6| 评论: 0

摘要: 导读最近几个月写了一些文章,主要是一些个人感悟,以及对行业的一些研究。承蒙各位捧场,最近粉丝也突破了5000,部分文章的阅读量转发后过万,甚至大几万,偶尔也能收到各种溢美之词,自己也觉得挺开心。有些人天生 ...

导读

最近几个月写了一些文章,主要是一些个人感悟,以及对行业的一些研究。承蒙各位捧场,最近粉丝也突破了5000,部分文章的阅读量转发后过万,甚至大几万,偶尔也能收到各种溢美之词,自己也觉得挺开心。
有些人天生文章就写得好,有些人要靠后天练就的,我这属于后天练了很多,也没练好的。文章一个是要清晰地表达自己,一个是汇集梳理各种思考,后者是支撑我写下去的一个重要因素。
年底前,一个是希望能把过去的一些企业战略与资本运作的文章整理下,集结成册。一个是继续不断地读书思考总结,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本文2500字,阅读时间8分钟





我最近研究下《孙子兵法》这本书。一个是《华杉讲孙子兵法》,这本书很出名,讲得很好。以前对华杉不了解,会有一些偏见,总觉得是搞营销的人爱忽悠。现在看起来人家营销搞得确实好,有系统打法,值得学习。
然后还看了日本讲谈社出品的《诸子》,其中就有一本书专门讲《孙子》,讲谈社的书质量是有保证的。日本人研究中国文化很用心,综合水平也很高,既有西方的科学精神,也理解东方文化的特点,写出来的内容很有深度,也有启发意义。
孙子大约生活在春秋年代,从时间上看,大体还是以战车为主的时代,骑兵几乎没有提及,应该是赵武灵王骑射之前的事。
这本书为何流传那么久,而没有受到时间的局限呢?总体上是因为它并没有讲一些具体的案例,更多的是讲一种系统的哲学方法,而这种哲学方法则几千年后,依旧有其价值。另外一个,我理解中国语言很模糊,文字的想象空间很大,可以有各种解读。


以正合,以奇胜
比如书中重点提到的,以正合,以奇胜,这句话的解释就很多。华杉以不可置疑的态度,明确的把奇读成 奇偶的JI,而不是奇怪的QI。因为他的口气不容置疑,同时逻辑也顺理成章,我第一次听,觉得很震撼,也就信了。后来想想,为啥他这么确认呢?是不是有训诂方面的证据呢?
直到读讲谈社的文章发现,作者认为这个很有争议,同时引用了孙膑兵法的一些解释,更加全面的解释了奇正之说,说有形对有形为正,无形对有形为奇。当然这个也没有很好的解释,看完也不是豁然开朗。
然后百度了下,发现果然有不同的说法。有另一个专家很确信的说就是奇怪的奇,不是奇偶的奇。他的解释是奇偶之说本就是以伪证伪,但为何读奇,却也没有明确说出。
华杉讲奇是预备队,有余的概念,这个看起来观点是不错的,强调作战要有预备队。但这个跟孙子兵法中日月反复,四季循环,奇偶相生是不相通的,当然他也强行的解释了正规军和预备队可以相互转换,但这个是可以,不是必然,显然跟孙子兵法里整体的逻辑感觉不符。
再到华杉那篇文章里,看看网友留言,果然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华杉的解释是他是取曹操的注解,然后提到只能这么解释。
孔子说,毋臆,毋必,毋固,毋我。华杉估计也知道这个道理,但他在做宣传推广自己理念的时候,只有十分坚定才能把自己想说的表达出来。他通篇想表达的就是反对出奇制胜,做事要讲原则。而守正出奇很容易让人们以为要出奇兵,投机取巧。为了坚定的反对这个观点,他直接选用了最有力的一种方法,以不可置疑的口吻,直接把出奇制胜的意见给否了。从表达上很有技巧,同时也传达了自己的思想,虽然有明显的套路痕迹,但也可以理解。
作为我们读者,当然希望自己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多种信息,同时有时又希望能够简单的掌握一些知识,这个时候就面临取舍的问题了。
我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呢?我觉得就是阴阳相互转换的过程,可以无限衍生,不要拘泥于具体细节,也不要拘泥于是JI 还是QI。

无智胜,无勇功


苏洵写了一篇《辨奸论》(也可能是同时代的人伪作),其中最后也提到了“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他说如果我能够提前辨别大奸大恶之徒,然后不重用他们,那么他们就会说我是错的,因为他们没有得到机会。如果我用了他们,他们祸害了国家,那么我的判断力体现了,但对国家就会造成损失。
这个话听起来也对,但很难自证,逻辑上很难自洽。文章影射的王安石不但可能不是大奸,可能还是千古名臣。苏洵这篇文章文采飞扬,然而逻辑难以自洽,诡辩成分很多。
华杉讲如同扁鹊的三兄弟一样,大哥治未病,名不见经传,二哥治已病,小有名气,扁鹊治绝症,天下闻名。这个道理讲起来容易,但实践中还有很多人不懂,或者不懂装懂,或者懂装不懂。
比如善战者无智胜,无勇功这句话,放在投资中来看。多少投资者都喜欢有智胜有勇功的投资,一笔投资赚几倍,几十倍,几百倍,拿来做吹嘘。知名投资人必有知名投资案例,我看到一个小有名气的投资人,号称其投资了阿里巴巴,但仔细一查,是他已经离职的公司在他离职后投资了阿里巴巴,这也算是他投资了。更有无数人高价投资了某只股票,比如上市后买了小米,便号称投资了小米,亏得一塌糊涂。
投资企业也是,没有重大亏损,然后大额项目有一些普通收益就是好的投资了。这个在巴菲特芒格身上体现得也很好,长期看他们有很多赚钱的投资,但短期看都很普通,也符合善战者,无智胜无用功。

百战则怠,一战而胜
孙子兵法实际上是讲一个复杂的系统,大型的系统,要考虑长远,战争是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能不打就不打,一旦打了,成本巨大,必须考虑全面。一定要追求成功的概率。
这个意思跟德州扑克的有限筹码锦标赛一样的逻辑,首先追求的是不出局,而不是赢大钱。战争实际上许多时候,机会只有一次,百战百胜,导致的结果就是将骄民疲,后面肯定会出事。最理想的结果,就是能不战便不战,战则必胜,一战而定。
我们看到很多历史都是这个道理,打的仗越少越好,屡战屡败,一战翻盘的很多。项羽李广都是百胜之将,然而一败涂地,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看晚清名将左宗棠,他48岁才真正起事,剿灭了浙江的太平军,一下子就起来了。然后收复了新疆,奠定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左宗棠西征的时候,也知道意义重大,先筹粮草,后徐徐进兵,一战而胜。整体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反转,但每个细节都做得很精细,很谨慎,才能取得成功。40岁才出山,48岁才有所小成,人生辉煌就一件大事,但足以名垂青史,左宗棠很好地践行了孙子兵法。
做人做企业都是如此,前面多积累,后面一战就能定地位,珍惜手中的筹码和机会,对于投资者而言,巴菲特说他只有25次机会,而大部分机会发生在60岁之后。对于企业家而言,人生大体2-3次机会而已,把握一次就够了。做事不要势在必得,一定要耐心等待。
-全文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 黑ICP备2023000012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8 14:03 , Processed in 0.48412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