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窄版
用户名
Email
安全手机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首页
Portal
知识库
忘情谷
BBS
洞见天下
微信群
报告厅
千百度
新青年
商学院
藏经阁
雄企汇
数据库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网站工具箱
快捷发帖
深度行研
图表数据
搜索
搜索
热搜:
皮书
能源
环保
GPT
大模型
电子
大数据
互联网
教育
金融
地产
制造
钢铁
工程
保险
服务
公用事业
建筑
科技
健康
医疗
机械
半导体
碳
报告
商业计划书
智库
咨询
研究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file
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
忘情谷
›
休闲娱乐
›
琴棋书画
›
抗日堪称中国体育发展一根主线 女排国乒围棋曾以日为师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抗日堪称中国体育发展一根主线 女排国乒围棋曾以日为师 ...
[复制链接]
kean0425
发表于 2022-9-21 07: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站文档手机双击全屏观看效果最好!如需充值或代为下载服务,请联系微信lovefeige007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91周年纪念日。抗日,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体育有“和平年代的战争”之称,如果将目光转移到体育赛场的中日比拼,带给人们的则是另一种滋味。
40年前,中国体育重新回到国际舞台,冲击亚洲之巅和跻身世界列强,成为两大发展目标。当时,近邻日本是中国体育绕不开的一道障碍,该国不少体育项目处于世界一流水平,是亚洲体坛公认的龙头老大。于是,亚运会的中日之争,女排、体操、围棋等多个项目的世界大赛中日对抗,无不成为三四十年前国际、洲际体育赛事的热点。如今,中国已稳居奥运赛场第一集团,但抗日色彩并未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褪却,抗日,仍是中国体育征战国际、洲际赛事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
乒乓球扮演排头兵
建国初期的中国体育,在世界赛场几无立足之地。上世纪50年代,中国体育能在国际体坛扬名的仅乒乓球以及田径、游泳、举重等个别单项,率先登上世界巅峰的乒乓球,与日本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乒乓球运动发展初期,欧洲一直主导世界。1952年,首次参加世乒赛的日本选手,凭借正手远台长抽的创新打法,夺得男单、男双、女团和女双4项冠军。日本选手依靠海绵拍大打攻势乒乓球,进攻力量重,杀伤力强,一举攻破欧洲人苦心经营多年的防守阵地,给世界乒乓球运动带来一场新的革命。此后几届世乒赛,日本队主导了赛场,创造了国际乒坛的一个日本时代。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中国选手会成为日本人的掘墓者。50年代初,中国乒乓球水平相当于世界一流至二流之间,1953年首次参加世乒赛时,男队获一级队第10名,女队获二级队第3名,令国际乒协人士刮目相看。当然,当时国球手与世界强队的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身体素质和技战术上。此后几届世乒赛,中国队成绩不断攀升,1959年第25届世乒赛容国团挫败匈牙利名将西多,打响了中国体育冲击世界巅峰第一枪。
不过,更多人将两年后在北京举行的第26届世乒赛,看作是国际乒坛中国时代的发端,北京世乒赛中国队一举收获男团、男单、女单3枚金牌,男团决赛中国队5比3力克日本队,夺得世乒赛分量最重的一个项目冠军。男团挫败日本,国际乒坛普遍认为是中国独创的近台快攻打法打败了日本人发明不久的弧圈球,是对世界乒乓球运动极具深远意义的技术革命。
1961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队在男子团体决赛力克日本队,首次夺得团体项目世界冠军。
女排围棋拜日为师
1981年至2019年,中国女排在世界三大赛先后10次夺得冠军,成为世界排坛一支传统劲旅。中国排球能登上国际排坛最高点,离不开当年日本排球界人士的帮助指导。
日本排球开展早于中国,远东运动会时日本女队多次击败中国队。上世纪60年代初中期,日本女排在大松博文的带领下,击败了前苏联等欧美劲旅,登上了奥运会、世锦赛冠军宝座。翌年,中国排协经周恩来总理批准,邀请大松博文来华一个月,协助训练中国女排。训练中,大松博文给队员的扣球,其力度之大、速度之快、频率之高、角度之刁,都是中国排球界闻所未闻的。中国女排队员顽强扑救,毫不松懈,直到精疲力尽,倒地不起。大松博文的训练包含了“三从一大”的精神,即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和大运动量训练。令中国女排得到较有系统的训练和明确的发展方针。他的训练方法、训练思想和训练作风,在中国排球界乃至整个体育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给中国女排带来新的训练方法,锻炼了队员的精神意志,奠定了中国排球日后成长和腾飞的基石。
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女排赛,中国女队在最后一轮比赛3:2力克东道主日本队,首夺世界冠军。
巧合的是,中国女排首次登顶世界三大赛正是在日本。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赛,前6轮中国女排独保不败金身,最后一轮只要能在日本队身上取得两局即可加冕。实力高出一筹的中国队最终以3比2击败日本,以全胜战绩无可非议地结束那次世界杯之旅。值得一提的是,1981年以来女排国手先后10次问鼎排球三大赛,其中有5次是在日本夺冠,“霓虹国”完全称得上中国女排的福地。
当年,中国围棋也向日本取过经。
围棋发源于中国,后在日本得到迅猛发展,把中国围棋远远甩在身后,上世纪60年代一个日本女棋手也能打遍中国无敌手。此后,中国围棋加强与日本的沟通交流,涌现出陈祖德、吴淞笙、聂卫平等好手。80年代中期,聂卫平在第一届至第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连续击败日本多名超一流棋手,确保中国队连续三届夺冠,世界围棋格局由此发生新的变化,推动了这项智力运动新发展。
八十年代全面爆发
1979年,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为中国体育全面接轨世界打开一扇窗口。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体育在国际舞台频显风流,除女排登项世界杯外,中国军团在体操、田径、游泳乃至亚运会,逐渐取代日本的亚洲老大以及世界领先地位。
和乒乓球一样,日本体操也是崛起于上世纪50年代,富于模仿和勇于创新的日本人,对体操每个项目进行了精心探索,寻求新的动作技术与编排,男子项目很快与前苏联呈并驾齐驱之势,并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呈一枝独秀之势。体操是新中国起步较快的项目,1962年世锦赛获得男子团体第4,于烈峰获鞍马铜牌。由于政治原因,中国体操协会后来退出国际体联,中国体操冲击世界一流的计划延迟了近20年。北京姑娘马燕红堪称中国体操报春燕,她在1979年世锦赛成为中国体操第一个世界冠军。中国体操真正意义上的抗日胜利是在1983年,那届世锦赛中国男队取代了日本,经过规定和自由动作两轮比拼,男子体操国手以0.1分的微弱优势挫败实力强大的北极熊,第一次登上团体世界冠军宝座。此后30多年,日本队虽不时有出彩表演,但整体实力基本被中国体操压在身后。
如今,中国游泳正处于历史强盛期,鲜为人知的是,游泳当年曾是中国体育的落后项目,1974年、1978年两届亚运会一金未获,1982年才拼得宝贵的3枚金牌,但与强大的日本泳军相比仍有云泥之别。80年中后期,中国游泳实力快速上升,涌现出五朵金花等一拨世界级明星,成为与日本并驾齐驱的亚洲泳坛主要力量。
在中国体育发展史上,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经过两届亚运战场的锤炼,中国体育军团整体实力不断提升,上世纪80年代初已经具备与日本队掰手腕的能力。新德里亚运会,中国体育健儿经过十多天鏖战,共夺得61枚金牌,并以4枚金牌的优势将不可一世的日本人挤到金牌榜第二位。
中国队和日本队是目前国际体操界的翘楚。
中日构筑亚洲之光
竞技赛场,没有对抗就没有吸引力。多年来,中日不少项目在对抗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亚运会以及一些国际赛事,因为有了中日对抗而平添几分生机。
4年一届的亚运会,是亚洲地区整体水平最高的体育盛会。上世纪90年代以来,每届盛会中国军团无不是大把大把夺金,金牌总数突破100枚,甚至逼近200枚大关,把日韩甩开一大截。中国军团一家独大,影响了亚运会的吸引力,不过中日两支军团在田径、游泳等项目的争斗仍吊足外界的胃口。这些年,中日田径、游泳大战还上升到奥运会、世锦赛层面,刘翔、陈定、高桥尚子、 室伏广治、罗雪梅、北岛康介……上述中日田径、游泳超级巨星在为各自国家争光添彩的同时,也为亚洲体坛争得不少颜面,刘翔问鼎雅典奥运时发出的那句豪言——“中国有我,亚洲有我”,至今仍让中国同胞和亚洲人热血沸腾。
日本民族善于学习,这些特点在体育领域体现得淋漓尽致。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女排、女足、女子垒球、体操、游泳等传统强项先后被中国超越,他们并未丧失斗志,而是在失利中不断摸索,寻找新的突破点,如今日本女足、女垒不仅夺回亚洲制高点,还成为世界大赛的主宰。乒乓球、羽毛球重新成为世界赛场的主要力量,近几年日本羽毛球队在汤尤杯、世锦赛等顶尖赛事频显风流,成为国羽最强对手。近20年,日本男子体操取代俄罗斯,成为中国体操最重要的对手,中日之争重新成为体操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中日两国选手在竞争中相互学习,不断提升亚洲体育的竞争力。近10年,中国田径在男子4×100米接力数次夺得奥运会、世锦赛奖牌,学习借鉴日本队高人一筹的交接棒技术是一个成功秘诀。同样,这些年中日游泳也是在竞争中相互取长补短,成为欧美列强不敢忽视的两支亚洲力量。
中国和日本的男子4×100米接力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中日两队同场竞争在国际田径场赛屡见不鲜。
去年在东京举行的第32届夏季奥运会,中国、日本作为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两大体育尖兵,分别夺得38枚金牌、27枚金牌,分居金牌榜第二、三位。引以为豪的是,这是单届奥运会首次有2支亚洲国家和地区代表团携手跻身金牌榜三强,书写亚洲体育新辉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今,中国竞技体育实力明显高出日本一截,但日本体育仍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该国发达的职业体育,民众体育健身的意识以及完善的体育设施,都走在中国前面。中国体育在屡屡抗日胜利的同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向对方学习,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
【声明】本站官方已审核发布资料均系官方通过公开、合法、收费渠道获得,网友自行发布资料平台只提供审核职责,资料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2411977441@qq.com),如对资料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个人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https://www.cnxiongqi.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风格购买及设计联系:13450110120 15813025137 QQ:21400445 8821775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克米设计
|
黑ICP备2023000012号-1
|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