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9 月 21 日讯(编辑 邱思雨) 当地时间周二,英伟达召开九月全球开发者大会。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大会上发布了40 系显卡、全新 GPU 架构 Ada Lovelace、自动驾驶芯片 " 雷神 "Drive Thor、Omniverse Cloud 服务、Nemo LLM 系列等诸多产品。
首先,备受关注的 40 系显卡如期而至。本次发布的 40 系显卡包括:24GB 显存的 RTX 4090,以及 16GB 和 12GB 显存的 RTX 4080。

图 | 来源于英伟达发布会
定价方面,40 系显卡迎来了一波涨价,相较于 RTX 3090 的首发价 11999 元和 RTX 3080 的 5499 元,40 系上涨 1000 元不止。

Ada 新架构,DLSS 3 技术
RTX 40 系列显卡是英伟达依托于新架构 Ada Lovelace 的第一款显卡,新架构 Ada Lovelace 也随着显卡同时发布。黄仁勋表示,在相同的功率下,Ada 架构的性能是 Ampere 的两倍以上。Ampere 架构是英伟达于 GTC 2020 发布的 GPU 架构,由 540 亿晶体管组成,是 7nm 芯片。
RTX 4090 则包含 760 亿个晶体管、16384 个 CUDA 核心和 24 GB GDDR6X 显存,最大 boost 频率 2.52GHz,采用台积电 4nm 先进制程工艺和美光科技的 G6X 存储芯片。
据英伟达官方新闻稿,40 系显卡参数为:

图 | 来源于英伟达发布会
为了直观展现 40 系显卡的性能,英伟达在发布会现场展示了对性能要求极高的 3A 大作《赛博朋克 2077》的实测效果。


图 | 来源于英伟达发布会
可以看见,在运行《赛博朋克 2077》时,40 系显卡实现了近 4 倍性能提升。在另一款优化较差的游戏《微软模拟飞行》中,性能也达到了 30 系旗舰 3090ti 的 2 倍。
在优秀的性能的背后,英伟达也强调了依托于新架构的 DLSS 3 技术的重要性。官方表示,DLSS 3 是一款由 AI 驱动的性能倍增器,拥有开创性光学多帧生成功能。
光学多帧生成技术,可生成全新帧,而不仅仅是像素,能够带来惊人的性能提升。此前的两代 DLSS 技术通过 AI 算法提高渲染速度,而 DLSS 3 能够渲染插帧,并利用 " 光流场 " 技术,在无需 GPU 或 CPU 运算的就能提高渲染速度,这能够极大减少 AI 在渲染诸如粒子、反射、阴影和光照等元素时的视觉异常。
自动驾驶芯片 DRIVE Thor
除了 40 系显卡以外,英伟达的自动驾驶芯片 DRIVE Thor 是本次发布会另一个 " 重磅核弹 "。

图 | 来源于英伟达发布会
据黄仁勋介绍,雷神 Thor 搭载了 770 亿晶体管,在算力上达到了 2000 TOPS 和 2000 TFLOPs。据了解,Thor 的算力是特斯拉 FSD 芯片的 14 倍。
除了算力的提升以外,Thor 的定位是一台超级计算机,只靠单机架构,就能够运行自动驾驶、数字仪表盘 / 车机、车载信息娱乐一整套系统。
同时,Drive Thor 也是英伟达第一个具有 Transformer 引擎的自动驾驶汽车计算平台。Transformer 引擎在 " 雷神 " GPU 单元的 H100 Tensor Core 中运行,能够极大提升车载算力的性能,降低了对云端服务器和连通性的要求。
此外,黄仁勋在发布会上强调,Thor 超强性能的支撑来源于:Grace、Hopper、Ada Lovelace。
Grace 是英伟达的 AI 专用服务器 CPU,Hopper 是英伟达最新的 GPU 架构之一,Ada Lovelace 即上文提到的 40 系显卡新架构。因此,Drive Thor 可以说是英伟达三项技术的集大成之作。
值得注意的是,DRIVE Thor 宣布的第一个客户是中国车企吉利旗下的 ZEEKR 极氪。极氪 CEO 安聪慧表示,将在 2025 年生产的下一代智能电动汽车当中采用 Drive Thor。黄仁勋在发布会上也确认了 Thor 将于 2025 年上车量产。此外,小鹏、轻舟等车企也相继与英伟达达成合作关系,对 " 雷神 " 进行早期测试。
除了 40 系显卡和 Drive Thor 以外,英伟达也推出了依托于新架构的 Omniverse Cloud 服务、超大规模神经网络开发工具 Nemo LLM 系列、游戏 mod 开发工具 RTX Remix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