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窄版
用户名
Email
安全手机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首页
Portal
忘情谷
BBS
洞见天下
微信群
报告厅
千百度
新青年
商学院
藏经阁
雄企汇
数据库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网站工具箱
快捷发帖
深度行研
图表数据
搜索
搜索
热搜:
皮书
能源
环保
GPT
大模型
电子
大数据
互联网
教育
金融
地产
制造
钢铁
工程
保险
服务
公用事业
建筑
科技
健康
医疗
机械
半导体
碳
报告
商业计划书
智库
咨询
研究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file
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
忘情谷
›
休闲娱乐
›
琴棋书画
›
国庆观展指南 宋元书画特展晒宝,国家地理经典影像展炫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国庆观展指南 宋元书画特展晒宝,国家地理经典影像展炫酷 ...
[复制链接]
红尘小妖精
发表于 2022-10-6 17: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站文档手机双击全屏观看效果最好!如需充值或代为下载服务,请联系微信lovefeige007
岭南文化,湾区精彩。
——广州——
绘
冠
南天——粤藏宋元书画特展
时间
:8
月
19
日
-11
月
27
日
地点
:
广东省博物馆三楼专题展厅
粤博宋元书画倾囊而出!广东文博机构首次举办宋元书画主题展览,岭南文博机构收藏宋元书画首次汇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7家知名文博机构鼎力支持。 2022年5月,展览获选为广东省文物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陈列展览精品。
宋拓王沇本兰亭序重回故地,广东人最早的两件传世书法首次回家。展览期间,在广东省文物局的指导和支持下,粤博还与广东知名演艺机构合作,持续推出原创“沉浸式展演”活动,为观众开启“看展、听曲、赏舞”跨界融合的视听体验!
青绿调成见天工——山水画色彩研究展
展期:8月23日—11月23日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
中国山水画在诞生之初,就以“青绿”的面貌示人。以矿物质颜料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传统青绿山水画,形式细密工整、色彩浓丽鲜艳。它不仅可再现华丽的壮丽河山,也表达画家感受自然的手心相应。“青绿”,历经千年沉淀而依然灼灼生光,至今仍吸引着我们的关注,也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着养分。本次展览以色彩研究为切入点,串联起青绿山水画的“前世今生”。此次展览分三个篇章:第一篇“何以‘青绿’——青绿山水画的材料与技法”,第二篇“‘青绿’无尽——复古与变革并存的明清青绿山水画”,第三篇“不止‘青绿’——当代岭南艺术家的山水画色彩探索”,分别位于广州艺术博物院1号馆、2号馆、8号馆展出。
“
读懂广州”系列文物展:百件文物读广州
展期:
2022
年
9
月
27
日—
2023
年
2
月
5
日
地点: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展区专题展览厅
推荐理由:
本次展览是广州博物馆策划举办“读懂广州”系列文物展的首展。展览共分为四个部分:“多元融合的岭南文化”,主要讲述秦平岭南,修筑番禺城,开启广州的建城历史。2200多年来,城市中心始终保持不变并逐步形成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岭南文化。“开放互鉴的海丝文化”,展示广州本土发现的海路贸易相关文物、遗存,带领观众了解作为“两千年永不关闭的门户”的广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和作用,感受广州开放、包容、和平、互鉴的海丝文化特质。“奋进开拓的创新文化”,以清代广州工艺为例,重点展现广作匠人如何继承传统、融会中西,创百艺新风,不断生产出兼具广州特色和技艺领先的广作精品。“赓续相传的红色文化”,以文物串连起近代以来,广州人民为探索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过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最终迎来了广州新生,深刻诠释了广州这座英雄城市深厚的红色文化基因。
展览共展出广州博物馆馆藏文物中最能代表本地历史文化文物百余件,如“(秦)十四年属邦”铭文铜戈、“蕃禺”漆盒、唐端溪箕形砚、宋“水军修城砖”等珍贵文物43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6件套,是近年来本馆原创专题展中展出馆藏一级文物数量最多的一次。展览以物叙事,以事见史,以丰富的文物资源作为展览的载体,为观众呈现最新的文物研究学术成果。
跨越太平洋——早期粤籍留美艺术家研究展
展期:9月9日—10月16日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
19世纪中后期,在北美淘金热和修筑太平洋铁路大规模招募华工的浪潮中,一些具备艺术天赋的粤籍年轻人也先后辗转至太平洋对岸,可以说早期粤籍艺术家揭开了中国近现代美术的“留学潮”序幕,本展览正是聚焦于这个在历史上未被全面审视的艺术家群体及其跨文化成长经历带来的艺术特质,结合海外华人华侨史和侨乡研究,试图在更整体的社会历史文化场景中重现他们当年的艺术成就和艺坛活动,探寻他们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中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本展览是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对广东近现代艺术全面梳理的一个延续项目,是持续关注“区域文化与国际艺术交流”主题的展示,为进一步完善广东近现代艺术的整体面貌提供一份深具价值的群体样本,以期共同推动更具国际视野的区域艺术研究迈入新阶段。
时代标程 美在湾区——中国艺术名家精品展
展期:9月15日—10月18日
地点:广州画院美术馆一层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以“放歌大湾区、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在大湾区的建设背景下,通过20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作品的梳理和展示,无不对人文湾区的建设,湾区人文精神的塑造,大湾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而本次展览,“时代标程 美在湾区——中国艺术名家精品展”是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的亲历者、参与者和承接者,这批艺术家将个人视角与生存现实的关系转化为艺术主题与时代语境的关系,展现了特有的时代敏感度,使艺术作品对应新的时代特征;并针对不同时期社会形象及意义追寻的不同面向,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了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发展历程。
通往世界之匙
:
桑德罗·特劳蒂素描作品展
展期:9月21日—10月21日
地点:广州市荔湾区珠江钢琴创梦园2栋8楼屋面艺术中心
来自罗马美术学院的桑德罗·特劳蒂教授已经在中国的数所美术学院执教十三年之久,并多次举办过展览。然而此次不同的是,特劳蒂第一次将他非油画类的作品作为展览之中的一个完整环节展出,这些涵盖了素描、速写、色稿、色粉画、版画各种样式的作品,有一个统一的名字:Disegno。
正如文艺复兴是西方文明在中古进入现代社会的分水岭,“Disegno”是西方视觉艺术理论系统中一个关键的概念,是西方艺术从中世纪的为“神”而作艺术走出来,走向为“人”而作艺术的转折点。比起某种“形式”,这批纷繁的作品更多的展现的是一个带有时间性以及运动性的过程。特劳蒂的言语之中总会强调“钥匙”这个概念,其实Disegno正是他的钥匙,也是我们理解他的钥匙,更可以成为,我们自己打开通往新世界的钥匙。
解码——第六届天河区公共雕塑艺术节
展期:9月20—11月17日
地点:VT101维多利广场
艺术的本质是能量的表达,在美好雕塑中,人们常常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内在冲动,不再是仅仅再现现实,而是创造一个同样强度的现实。本次展览参展的24件雕塑作品,艺术家们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时空、人与自身的关系和状态进行创作提炼和概括,同时转化为艺术代码,当代艺术和现实生活在这样的叩问中,时而密切,时而疏离,同频的有心观众能够将接收到的符号或代码还原。当代艺术的文本和语境是和其他媒介发生关系时才被演绎出来,正是通过彼此勾连,艺术家、作品、观众、场域共同构成一个饱含深意的解码过程。
“
2022
璃语东西”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
展期:
9
月
28
日—
10
月
23
日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负一楼
“2022璃语东西——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秉承“彰显玻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共创可持续、公平和更美好的明天!”的年度主题。倡导创新精神,注重学术性、艺术性、思想性,以“玻璃艺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学术主题,汇聚国内外玻璃艺术创意作品,展示当代玻璃艺术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以推动当代玻璃艺术创造发展。
展览作品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玻璃艺术专业委员会面向全球多国征集而来,有国内艺术家作品80余件和来自其他5个国家玻璃艺术家20件,展现了“融汇东西、和而不同”的各类玻璃艺术作品,呈现了当代玻璃艺术的基本面貌,并将为未来的玻璃艺术带来一种新的导向、新的可能。
除了作品展示,展览还设置了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工作坊等系列活动项目,通过“线上+线下”公共教育活动等形式,为广大师生、专家学者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共同探讨玻璃艺术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向社会普及玻璃艺术以实现社会美育,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以玻璃艺术的形式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
“广州印迹”——城市风貌摄影展
展期:9月28日—10月12日
地点:天河艺苑
本次展览并非简单地罗列百余幅摄影,而是结合名人赞美广州的诗歌、散文和句子,以新旧影像对比,文字与作品结合,静态影像与动态视频交融等陈列方式,丰富、立体地呈现广州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展示广州市政协讲好“广州故事”、分享“广州经验”的实践成果,展览分为“忆”“花”“城”“情”四个主题。广州鲜花怒放,榕荫叠翠,繁华热闹;广州水如网织,路路通达,高楼林立;广州包容开放,“生猛鲜活”,务实乐观。这些情景都记录在摄影家或特写、或鸟瞰、或仰视的镜头中,凸显出广州人特有的城市记忆与乡愁,凸显出广州绿色和谐的生态与人文环境,凸显出广州在改革春风中日新月异的城乡变迁与人情坚守。透过这些在时光深处发出自己声音的影像,我们可以感受到广州的城市温度与情感,以及每一位为广州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付出努力的广州人的平凡与伟大。
焦点:18—19世纪中西方视觉艺术的调适
展期:2022年9月30日—2023年3月26日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
18、19世纪,广州是世界贸易网络中的重要节点。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广州成为了世界文化、艺术交流的门户和窗口。在这里,中西方的绘画媒介和绘画技法得以调适与糅合;在这里,中外艺术家共同描绘东方的风景风貌、生产生活和民风民俗;在这里,中西融合的绘画作品扬帆过海,成为备受西方社会追捧的新奇艺术品。不同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趣味在不同的时代和地理维度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演变,中西合流的历史绘画不仅成为特定时代的历史印记和见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彰显其启迪的意义。
在粤博揭开帷幕的“焦点:18—19世纪中西方视觉艺术的调适”展,便是以广东省博物馆的特色馆藏为依托,联袂以历史绘画收藏为特色的粤、港、澳多家文博机构,精心遴选展品约150余件/套,从画艺、画技、画材三个维度的调适入手,讲述18、19世纪中外艺术家共同创造的中西方视觉艺术对话与调适的“广州时代”。
——深圳——
华南首展
—
—国家地理经
典影像大展
展期:9月3日—11月13日
地点:深圳万象天地北区L3层
“国家地理经典影像大展”展览来到深圳,总共八大主题板块,分别涵盖:探索发现、大地之美、奥妙生命、勇闯未知、全新视界、环保之声、《国家地理》的摄影记者们及巍巍华夏。通过探索、秘境、自然、人文、科技视野理解杂志百年坚持的追求。用镜头阐述,超越130年间地球与人类值得铭记的瞬间。
《国家地理》始终秉承“我们的世界及其中的一切”的追求,不忘初心,此次新增内容囊括世界文化遗产、自然奇观、神秘生物、奥妙宇宙、生态环保等多种类型,在对世界美景与文明的探索上,从未停步,诸多优秀的摄影师们把惊人的探索成果在展厅一一展现。近百幅享誉全球的纪实摄影殿堂级作品全新集结,穿梭天空、陆地、海洋空间,连结人文与自然的声音。超越130年的经典瞬间,一站阅尽寰宇万千。
江南生活美学
展期:8月12日—10月16日
地点:南山博物馆二层三号专题展厅
江南是我国古典美学的代表,而浙江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尤其到南宋时期,各阶层都不懈于追求美好的生活,从建筑、家居、衣饰、饮食等日常生活中提炼出高雅的品位,更将其展现在文学、书画等作品中。这种清丽风雅的审美品味,创造出丰厚的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精致典雅江南美学的代表,延续至今。由深圳市南山博物馆与浙江省博物馆合作推出的“江南生活美学”展邀您走进诗意江南,为您带来沉浸式观展体验。展览分为“闻:此曲只应天上有”“香:一枝红艳露凝香”“意:忘忧清乐在棋枰”“赏:水墨乾坤诗画情”“味:人间有味是清欢”五大板块,通过60余组香料、茶样、瓷器、创意古琴、非遗丝织工艺品等文化载体展现古代江南文人的风雅情趣和诗意生活。
AAC艺术中国 绘画:触摸时代精神脉搏
展期:9月25日—12月4日
地点:雅昌艺术中心5F美术馆
此次展览,由美术学博士、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魏祥奇担纲策展人,展出了共25位历届AAC艺术中国获奖和提名艺术家的25件(套)作品。绘画是历史源远流长的视觉艺术语言,在古今中外艺术史上,名家名作辈出,灿若星河,生生不息。伴随着对现成品的使用和观念艺术的勃兴,伴随着装置、行为、影像、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绘画的生存空间被压缩,甚至使其在当代艺术语言系统中成为一道窄门。相较于新艺术的团队协作,绘画更多是艺术家个人的事情。概而论之,画面中彰显的是艺术家的世界观、价值观——一切精神和意志都凝聚于画面之上,我们只需要面对和凝视。此次展览共分为“人:现实之力”“景:精神之野”“象:意念之维”三个篇章,力求多维度呈现当代中国绘画的语言和思想活力。希望观众能通过此次展览,感受到今天中国绘画在国家、民族和时代论题上,展现出的宏阔的精神气象,这些精神气度饱满的绘画,也是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
变奏Variation
展期:9月29—11月6日
地点:深圳市南山区香山东街华侨城创意园
“变奏Variation"由里森画廊与艺湾ArtBay共同主办,共展出11位国内外艺术家的优秀作品。展览将展出艺术家们的一系列代表作品,包括绘画、雕塑等多种媒介形式,为深圳带来顶尖的国际当代艺术创作,在湾区和煦的秋风中发出艺术的变奏和鸣。
国际当代艺术大师安尼施·卡普尔继去年于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举办首次华南个展后,再次带来他的标志性镜面雕塑《青柠、苹果红渐变至白兰地红》国内艺术家方面,刘小东将呈现大型绘画《1841年的火》(2012),这件作品创作于他在奥地利艾森埃尔茨驻留的一个月期间。朱利安·奥培也将带来他的标志性人像画作《纽约的行人 6》该作品体现了艺术家对当代城市生活敏锐细致的洞察力。展览还将展出日本当代艺术家,被誉为“后物派”代表人物的宫岛达男的大型单位数字布面油画《变化的绘画 – 018》。本次展览将是罗德尼·格雷厄姆的全新画作在深圳的首次亮相,通过分层和叠加的处理,格雷厄姆将高辨识度的符号和物体加入创作中。
朱利安·奥培: OP.VR/HEM@shenzhen
展期:2022年10月1日—2023年1月31日
地点:深圳万象天地
本次展览是英国著名艺术家朱利安·奥培(Julian Opie)首次于中国华南举办的个展,全球首发其最新虚拟现实作品。
奥培的创作方式长期游走于前沿和传统技术之间,试图通过不同媒介重新诠释日常生活中的元素,唤起观众对周围世界的视觉与空间体验。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突破场域,创造出一个在虚拟现实中的展厅。观众眼前是一个他们所熟悉的世界 —— 摆放在基座上的动态雕塑、悬挂于展墙上的绘画…… 这些场景鼓励着他们向虚拟现实迈出步伐。除了全球首发的虚拟现实作品外,展览展出了艺术家一系列以人物肖像、自然风景、城市为主题的标志性作品,共同诠释着大都市环境的互通性。这些作品在空间中交织,与观众发生共振,引导他们进入与体验各种感官与感觉经验 —— 听觉、触觉、视觉与平衡感。
「回溯·未来」——从马格利特、达利到当代艺术大师展
展期:9月26日—12月31日
地点:深圳ARTECHALL天安云谷科技艺术展览馆
展览以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观念艺术、新绘画和1988年之后的艺术五大板块,对20世纪初以来的艺术进行侧写。这些艺术家是站在时代的前沿看未来的先锋,他们开创性的打破成规,所引领的标杆式艺术观念,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仍在全球文化意识中不断回荡。
温过往流景,求索未来可能。展览旨在带领观众回到历史深处,以工业革命后激变的20世纪初为起点,从不同文化视角差异走进“现代艺术大厦”,巡行“大厦”内呈现的艺术杰作。沿流溯源,跟随时光流转中的艺术变迁,笃实体会彼时艺术家们对变革中的世界更为敏感多元的感受,以及那些先验的、在当时极具未来感的、由无数个个体所组成的生命记忆。
展览将呈现一条在美术馆中的多维时间轴,不预设标准的展览动线,打造可供观众平行体验的空间。借助ARTECHALL天然的全景天光,展览以城市景观为背景交相呼应,密集而重叠地呈现出一幅幅艺术图像,形成一个空灵、充满未来感的造物殿堂。
——东莞——
影-华夏碑拓艺术展
展期:9月16日—11月2日
地点:东莞市博物馆一楼展厅;棠美术馆D1展厅一、二楼展厅;东莞市松山湖文广中心展厅
本次大展以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藏碑拓为重点,以中国书法发展史为展示线索,从商周至唐宋,从卜辞到行书。
百余件碑拓,既有30cm古砖粗文,也有碑高如三层楼约9.2m的“中州第一碑”《会圣宫碑》碑铭,展内不仅乐见汉代歌舞百戏荟萃一堂,更能相约中国古老神话四象(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亲身感受宴饮与祈福并行。上到武则天御笔撰书《升仙太子碑》碑文,下至奔放质朴刑徒墓砖,一步一字,一部一智,眼见中国汉字从象形走向成熟,一同沿着祖先留下的线索按迹循踪,找寻时代答案,与先辈共情,与大地长青。
挖出来的“汉东大国”——曾国青铜器精品展
展期:8月11日—11月11日
地点:海战博物馆一楼临时展厅
展览由东莞市文广旅体局指导,鸦片战争博物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分社主办,展出曾国文物109件(套),是东莞近年来首个大规模、高规格、多类型的国宝级青铜器展。一个传世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的神秘国度——曾国,通过考古学家40余年的辛勤发掘,用一件件精美的青铜器和丰富的铭文生动形象地构建起了自西周始封到战国灭亡700年间“汉东大国”完整清晰的发展脉络。本次展览在内容上,做到了三个“破”:一是打破了传统的以时间轴形式线性铺开,以考古为引子,通过“物相—社会—文化”递进关系,分别从物质层面、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来系统地揭示深厚内涵;二是突破了这类展览过往重器物,轻诠释的局限,坚持内容为王,注重讲述器物背后的信息与故事;三是突破了过往只展出实物,不涉及当下的传统思维,将2000余年前的青铜器与今天潮流、艺术连接对话,用现代语境进行时尚表达。
——佛山——
广东摄影百年之路——百年百位名家作品展巡展
展期:9月22日—10月17日
地点:佛山市文化馆一、二楼展厅
广东,地处中国东南沿海,较早接触外来事物、外来观念及外来文明,因而在中西文化交融、传承及发展中,得风气之先的广东站在了中国近代史发端的位置。深受岭南近代商品文化特色“融汇中外的创新性”的影响,世界摄影文化通过广东这一重要的商贸通道,在中国得以传播与发展。无论是中国境内的第一张照片,还是国人最早的摄影实践,乃至摄影器材、拍摄技法、理论,一大批南粤人早已开始探寻中国式的摄影叙事,留下了许多可圈可点的人物和事件,成为中国摄影文化发展的重要行程和难忘记忆。
回望百年广东摄影发展史,广东影像力量从未缺席,如影随形地成为中国摄影史的典型切片与平行历史。此次展览甄选出一百位摄影名家的作品,以时间为脉络梳理出“1839-1949开端•先河”“1949-1978发展•奔涌”“1978-2000繁荣•大众”“2000-2020多元•高峰”这四个篇章,徐徐展开广东摄影叙事,构成一部宏大的以广东地域摄影史为视角的中国摄影史。
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马含章
国庆
,
观展
,
指南
,
宋元
,
元书
【声明】本站官方已审核发布资料均系官方通过公开、合法、收费渠道获得,网友自行发布资料平台只提供审核职责,资料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2411977441@qq.com),如对资料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个人联系。
相关帖子
•
盘点|国庆假期的上海,你可以看到哪些演出
•
国庆假期后油价下调有望?今日油价最新消息
•
国庆出游花销变了:酒店花费增一成 机票价格创五年新低 ...
•
明年中秋国庆假重合有望连休9天!
•
国庆我在岗 | 这份网络安全手册请查收
•
是否会连续中秋国庆前后的防控政策?国家疾控局回应 ...
•
广州高星酒店国庆预订量增长超3倍,周边游节后价格跳水 ...
•
国庆后首个爱情瓜:谢彬彬徐梦洁深夜泡酒吧,密切共饮一杯酒 ...
•
荣耀笔记本选购指南,双十一 6 款产品全部降价
•
北马领物指南请查收,参赛选手不要忘了这些事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图表数据
热点追踪
Copyright © 2008-2023
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https://www.cnxiongqi.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风格购买及设计联系:13450110120 15813025137 QQ:21400445 8821775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克米设计
|
黑ICP备2023000012号-1
|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