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高志良:打响“肝脏保卫战” 力争实现“珠峰目标”

[复制链接]
jshhu100 发表于 2022-10-7 09: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站文档手机双击全屏观看效果最好!如需充值或代为下载服务,请联系微信lovefeige007

Y3vrkVYKOqeVvgQv.jpg
高志良 林添杰 摄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欣宇 通讯员 甄晓洲 周晋安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志良指着办公室桌上两摞厚厚的文件说:" 这些是我们正在申请的国家新发、突发传染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部分资料。"

60 岁的高志良从业近 40 年,仍激情如初,他说:" 我们还要继续攻坚克难,争取明年 6 月份实现 8848 例慢乙肝临床治愈的‘珠峰目标’。根据预测模型,2030 年中国因慢性肝炎死亡人数可达 1000 万。还有不到 8 年,留给我们医生的时间不多了…… "

肝癌是我国发病率排名第四、死亡率排名第二的癌症。广东是中国常住人口第一大省,人群流动速度快、体量大,是肝癌高发省份之一。

高志良所在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 " 中山三院 "),曾在上世纪那个 " 谈肝色变 " 的年代,率先向全国病毒性肝炎发起 " 总攻 "。包括高志良在内的几代肝脏病专家一直在探究:我们究竟离乙肝治愈还有多远 ? 什么时候能不再有人死于肝癌?

打响 " 肝脏保卫战 "

向治愈乙肝发起极限挑战

羊城晚报:从 2018 年起,由您牵头带领中山三院感染科启动了 " 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 "(以下简称 " 珠峰项目 "),如今四年过去了,取得了哪些阶段性进展?

高志良:作为我国首个最大规模的慢乙肝公益项目," 珠峰项目 " 自开展以来就备受重视。目前,全球尚没有一种能够彻底治愈乙肝的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坐以待毙。我们可以把现存乙肝病人的病毒携带指标基本控制住、并达到临床治愈,这就是我们启动 " 珠峰项目 " 的初衷。

原项目计划是用三年时间 ( 2018-2021 年 ) 入组 3 万名慢乙肝患者,争取实现 8848 例临床治愈。由于新冠疫情的干扰,截至目前,有效入组病例数超过 24000 例 ,临床治愈病例数 4700 多例,我们争取到明年 6 月份完成 8848 例的目标,让更多患者实现临床治愈。

羊城晚报:力推 " 珠峰项目 ",对降低肝癌发病率有什么意义?

高志良:肝癌主要指发生在肝脏上的恶性肿瘤,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两大类。所谓继发,是指其他器官的肿瘤转移到了肝脏。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 " 肝癌 ")与乙肝病毒及丙肝病毒感染密切相关。我国超八成的肝癌患者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他们一般会经历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病过程。因此,要想有效降低肝癌发生率,首要须遏制乙肝。

一方面,新发乙肝的遏制主要靠乙肝疫苗,近年来,我国新生儿普及接种乙肝疫苗的成效很不错。另一方面,针对目前我国现存的约 7800 万乙肝患者,我们要想办法不让他们发展成肝硬化、肝癌,这就是我们做 " 珠峰项目 " 的目的,通过治疗,使得患者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实现乙肝临床治愈,是目前乙肝治疗最理想的结果。

一般来说,乙肝患者 5 年内肝癌发生率大概 7%,若乙肝病人发展到了肝硬化,其在 5 年内肝癌发生率大概在 15% 以上。而现在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其肝癌发生率仅有 1%,甚至 0.6%,极大降低了发展成肝癌的风险,因此临床治愈对降低肝癌发病率的意义非常重大。

羊城晚报:2021 年您参与撰写《血液标志物用于临床肝细胞癌早期筛查的专家共识》,总结了传统及新型血液学检查手段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在肝癌早期筛查中应用的专家指导意见,这项工作与肝癌防治有什么联系?

高志良:临床上,我国肝癌患者确诊时多为中晚期,不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预后也差。因此我们必须从源头下手,对肝癌高危人群,如乙肝、丙肝病毒携带者等进行早期筛查 , 推动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共识》主要对降低漏诊率,提升早期肝癌筛查灵敏度提出一些指导意见。目前,我国临床上筛查肝癌的主要手段还是腹部 US(腹部超声)和 AFP(甲胎蛋白)检测。但即使是 AFP 联合 US 检查,对早期肝癌的灵敏度也仅为 63%,并不理想。《共识》主张多种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即对 AFP、AFP-L3%、DCP 等蛋白指标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肝癌检测的灵敏度,降低漏诊率。

代代努力久久为功

广东肝癌防治全球领先

羊城晚报:近十年来,广东在防治肝脏病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成绩突出的秘诀是什么?

高志良:广东肝癌发生率较高主要是因为广东病毒性肝炎携带者基数大,其中尤以乙肝感染最多。近十年来,广东在这条肝疾攻坚路上,正面 " 硬刚 " 病毒性乙肝。广东在普及乙肝疫苗接种、对携带者进行早筛早诊等方面成效突出,对防治肝癌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治疗方面,以中山三院为例,医院的肝脏病大平台在一体化诊疗、重肝救治一体化、肝癌的综合治疗、生物治疗等临床诊治新技术体系建设都在走在全国前列。从数据上来看,早期肝癌患者术后 1 年存活率从 60% 提高到 90% 以上,良性肝病肝移植五年生存率从不足 50% 提高到 80% 以上,肝癌肝移植五年生存率从不足 40% 提高到 60%。劈离式肝移植术完成例数位居全国第一,制定国内首部劈离式肝移植专家共识。三院也是华南最大的儿童肝移植中心,华南地区 90% 以上儿童肝移植都在三院完成。

在防治方面,我们把它作为一项健康事业来系统推动,而不单单是来一个病人就治一个病人。这十年来,广东在肝脏病防治领域之所以有如此突出的成绩,我认为有以下四点原因:

第一,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十年来引进了很多著名的肝脏病专家教授,也培养了一大批的骨干。

第二,广东政府以及卫生行政部门非常积极配合、支持我们临床研究等项目。

第三,广东推出的治疗方案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全世界也都是领先的。比如 " 珠峰项目 ",就是全球目前同类研究项目中最大的临床队列,影响力非常大。

第四,广东重视科普宣讲、重视基础医生培训。中山三院已经成为广东省传染病的 " 黄埔军校 ",近 10 年来我们对全省 900 多名医生完成了基础培养。

到 2030 年力争实现

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标

羊城晚报:近期您和您的团队有什么工作规划?想达成什么目标?

高志良:现阶段,我们不仅要做好 " 珠峰项目 " 乙肝临床治愈工作,更要呼吁在肝脏病防治领域要做到应筛尽筛、应诊尽诊、应治尽治,进一步提高诊断率和治疗率,实现 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 "2030 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 " 的目标。

羊城晚报:您对年轻医生有什么建议?

高志良:我带了不少博士研究生,我对他们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希望他们努力、勤恳对待这份事业,不要眼里只有晋升,应该认真地提升自我能力,做好这份事业。同时始终要以病人为中心。我当时最早提出乙肝治愈相关话题时,很多人说我会不会把话说太早了。为什么会想到治愈呢?因为我感同身受,患者罹患疾病是很痛苦的,作为医生,我们要想尽办法治疗他们、治愈他们。另外,我也鼓励年轻医生多去进行广泛的交流、学习。现在医工融合迎来发展机遇,科技的进步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年轻人应该去多了解。

人物名片

高志良 中山大学名医、二级教授,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病医院副院长,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传染病学教研室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病防控分会主任委员。

临床经验丰富。他建立了肝病 " 三库 "(资料库、血清库、组织库),全套长期随访制度的延续系统全面地掌握各个病例的具体情况。

教学著作等身。他是国家精品课程及国家双语示范课程负责人,人民卫生出版社全英版统编教材《Infectious Disease》主编、本科统编教材《传染病学》第八版副主编,南粤优秀教师。

科研成绩斐然。他承担 1 项国家 " 十三五 " 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4 项国家 " 十二五 " 项目子课题,科研基金累计超过 3000 万元。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教委奖励等 6 项。

大咖金句

知重负重,广东肝疾攻坚路方向清晰——不单单是来一个病人治一个病人,而是始终作为一项健康事业系统推动。

——高志良

总策划:杜传贵 林海利

总统筹:林洁

执行统筹:蒋铮 张华 黄海昀

指导单位: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品: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大健康研究院

【声明】本站官方已审核发布资料均系官方通过公开、合法、收费渠道获得,网友自行发布资料平台只提供审核职责,资料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2411977441@qq.com),如对资料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个人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