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中配图截取自网络)
现在的年轻人,有谁敢拍着胸脯表示:
自己没给游戏充过一分钱?
前阵子, 数据分析公司 Sensor Tower 统计,
仅 9 月一个月内,
中国手游发行商合计吸金 18.8 亿美元,
约合 135 亿元人名币,
占全球 TOP100 手游发行商收入 38.3%。
并且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前 100 位里,
中国就占了 42 席。
这就好比刚出炉的一张酱香大饼,
中国就独吞近一半。
这一半里抢先分羹的当数鹅厂猪厂,
还有凭《原神》一跃成为新晋顶流的米哈游。

离不开年轻人们的每一票" 赞助 "。
据伽马数据发布的 2022 上半年游戏报告显示,
中国游戏用户规模,
已经达到了惊人的 6.66 亿,
而这其中占大头的当数 30 岁以内青少年。

已经荣升为游戏氪金的主力军。
当我们打开某社交平台搜索 " 氪金 ",
内容里全是:
玩游戏氪金值不值得?
氪金上瘾怎么办?
为什么大家都在游戏里氪金?
氪金完了后悔怎么办?
......

" 氪 " 与 " 不氪 ",
极限拉扯着年轻人并不坚强的神经。
因此,我们也开始好奇:
现在的年轻人给游戏花了多少钱?
怀着这样的疑问,
" 后浪小数据 " 栏目 在 微博发起了,
" 你曾为游戏花过多少钱?" 的投票调查。


给游戏氪金 500 元以内的年轻人占 27.3%,
而花在 500-2000 元和 2000-5000 元的年轻人,
分别占据 19.8% 和 19.5%。
而更让人吃惊的是,
有高达 33% 的受访者表示,
" 在游戏里花的钱太多了,没有计算过。"
不过像 steam 这样的买断制游戏,
还算不上氪金巨头。
真正能掏空年轻人钱包的,
还是不断推出新角色、新皮肤、新卡牌的手机游戏了。
@西柚柠檬茶
首充非常有诱惑力,纯肝是十分消磨时间的,看到性价比极高的首充礼包没法不动心,一旦充值之后就欲罢不能了。何况,氪金后的愉悦那是无法言说的,使大脑短暂获得快乐随之上瘾。
@郑某某
很简单,没有欧皇的命,没有肝帝的肝,在现实世界已经是最底层了,在网络世界肯定想占据一席之地,唯有氪金才有办法让你变得强大。
@玖黎
我玩游戏真的就可能更喜欢和伙伴一起并肩作战的感觉。说实话如果你不充钱很难和那群人打成一片。为了不错过和大家的聊天,所以就咬着牙充礼包。那种感觉大概是自身的自卑,氪金带来了虚荣心,有朋友约局窘迫不敢去的尴尬,有想挣钱法子焦头烂额的惆怅,现在想来一瞬间恍如梦境。
不难看出,
年轻人乐意给游戏充钱的原因,
就是为了快乐,
以及变得强大,
以便更好地快乐。

游戏公司们早将目光瞄准
这群更具消费潜力的年轻一代。
不论是哪种付费模式的游戏,
总能花样百出击中你的心巴,
让荷包也心甘情愿的和你说拜拜。
以前以为打败概率抽到卡就是快乐终点,
但养成所需的大量资源,
又造就了新的史诗级难题。
好不容易养到毕业,
下一个数值爆炸的新卡又出现了。
快乐的终点似乎一直就在前方向你招手:
只要再花一点钱 ......
只要 ......
就能上岸了。

" 游戏社交 "也逐渐成为年轻人新的交友方式。
无论你是通过游戏巩固现实的人际关系,
还是在游戏里结识新的亲朋好友,
游戏都已经和你的社交圈密不可分了。
当你打开某款游戏的
社交目的大于游戏目的的时候,
你会为了让自己更有面子而充钱吗?

游戏行业发展到今天,
早已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了。
正如有人苦等国产 3A 巨作的诞生,
也有人偏爱千篇一律的养卡手游。
有人" 重氪保肝 ",
也有人" 分文不充 "。
但在游戏上花不花钱、花多少钱这事上,
本来也没有对错之分,
只要能守住自己的经济底线,
适度消费、理性消费,
游戏就能给年轻人带来最简单的快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后浪研究所 "(ID:youth36kr),作者:肖恩,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