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璐)10月25日,“探索二号”科考船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完成设置兆瓦时级锂电能源体系的大深度原位科学实行站在海底的布设试验,返回三亚。
“探索二号”科考船。供图:中科院深海所高怀宁
该航次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沈阳主动化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能大学等10家单元机构到场实行,重要使命是开展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深海/深渊智能技能及海底原位科学实行站”所研制系列装备的海试使命,以及国家重点研发筹划相干项目关键技能验证工作,参试装备包罗海底基站、原位实行室、滑翔机等多型装备。
原位科学实行站接纳中科院青岛能源所与深海所团结研制的国产技能,初次实现了兆瓦时(1000kWh)级别的固态锂电池在深海装备上的集成,这是当前深海装备携带的最大能源容量,在能量密度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同时也在能源体系集成与管理技能实现了突破。此次在千米级深海举行试验应用,验证了能源及其管理体系的安全性和有用性。
原位实行室作业画面。供图:中科院深海所李秋莹
本次海试还实行了海底深海/深渊基站-原位实行室-“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水下联互助业,通过“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举行了海底基站与原位实行室的水下毗连。
使用基站所拥有的大容量电能,本次海试对基站的海底飞行本领及自主位点移动功能举行了验证,这项功能可以实现基站在海底的准确布放以及满意多个位点的作业需求。基站可以支持如原位实行室等平台在海底接入,并向其供电,同时各平台间信息互联,开展恒久、协同探测,作业模式更为机动。
海底基站作业画面。供图:中科院深海所李秋莹
本次海试还对原位实行室的自主运行模式切换功能以及电感耦合无线通讯功能举行了验证,实现了通过载人潜水器及时获取原位实行室所搭载的高性能传感探测装备监测数据的需求。整个原位科学实行站体系在海底全自主工作,可以或许举行自身状态监测和智能管理,全部数据通过深海滑翔机中继通讯定期传回岸基控制中央,同时,也可以对科学实行站举行长途控制。
兆瓦时级能源体系将为原位实行室所携带的高性能传感探测装备等实行体系提供恒久能源供给,支持开展无人无缆值守条件下的智能探测与原位实行。整个体系将在航次竣事后继承在海底举行运行试验,并在后续接入更多的智能化无人实行、探测及信息传输体系,实现深海长周期无人科考。
编辑 白爽
校对 陈荻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