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为何24小时就要做一次核酸?专家解答

[复制链接]
赖振兰 发表于 2022-11-2 23: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站文档手机双击全屏观看效果最好!如需充值或代为下载服务,请联系微信lovefeige007

当前,武汉市中心城区已经开展多轮核酸检测,进入居民区(村)、单位、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等需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为何24小时就要做一次核酸?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谭晓东教授作出详细解答。

奥密克戎最快不到24小时可传染给另一个人

从武汉本轮疫情中感染者的发病情况来看,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导致武汉市本轮疫情病例感染的BA.5.2进化分支容易大量增殖和排毒,潜伏期短,传播速度更快。

综合近期国内外有关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病学特点来看,传播代际间隔约2天左右,有最新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可以在2分钟左右进入宿主细胞,很快在上呼吸道呈现指数复制,12-24小时后在感染细胞中释放成熟的病毒颗粒,也就是通常说的开始“排毒”,因此,奥密克戎变异株最快的不到24小时就能把病毒传染给另一个人。容易造成病例短时间内快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疫情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占比较高。感染后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很多人没有症状,导致病例早发现、早控制难度增加,容易造成扩散蔓延、多点散发或集中暴发。

每日一检有助于尽快找到社会面感染者

除了病毒的极强传染性和越来越短的传播代际,另一原因在于核酸检测是一种‘进行时’检测,通过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来检测病毒基因组中特定的核酸序列,从而判断被检测者此刻是否感染了病毒。也就是说,核酸检测只能测出你在采样时是不是健康。

奥密克戎能不能被检测出来可能与疾病发展阶段、采样等多方面原因有关。

如果核酸检测的时候,体内病毒浓度不够,低于检测下限,就可能出现假阴性;

可能有少部分感染者存在间隙排毒现象,如果采集时,刚好不在排毒期,也可能造成假阴性;

如果采样不规范,未能采集到有病毒的部位,那么也可能会造成漏检。

因此,当发生疫情时,为了更精准地检测出病原,尽早发现感染人群,切断病毒传播链条,及时迅速开展多轮检测是必要的。目前,武汉市实行24小时核酸检测,有助于尽快找到社会面感染者,阻断疫情传播,对早诊早治、疫情防控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在多轮全民核酸检测的同时,适当控制社会面人员的流动性,对防止社会面感染也十分重要。尤其重点管控区域人员,尽量减少外出,不流动、不聚集,才有可能短期内以较小的代价实现奥密克戎的社会面清零。

谭晓东提醒,市民朋友还要强化个人防护,自觉落实“测温、扫码、戴口罩、少聚集”等防疫措施;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干咳、咽痛等新冠肺炎疑似症状,第一时间向属地村(社区)报告,村(社区)将及时帮助联系就医,有了大家的支持和配合,我们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综合长江日报)

【声明】本站官方已审核发布资料均系官方通过公开、合法、收费渠道获得,网友自行发布资料平台只提供审核职责,资料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2411977441@qq.com),如对资料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个人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江象容 发表于 2022-11-3 00: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毒并不智能,无法在核算检测时停止传播。所以要增加检测频率,是不是要先改进硬件措施?本人在大学,最近要求1天1检,由于检测窗口不够,排队时间最长能达到2个小时,而且人挤人。排不上队就要被处分,大量学生专门前往校外的采样点,造成挤兑,当地居民人都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