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高京报道 要说足球比赛中最容易破门的方式,无疑就是点球,罚球者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与守门员一对一,只要打进门框范围内,就有很大的概率收获进球。然而,罚点球在本届世界杯倒成了老大难,罚丢罚失的情况比比皆是。那么,为何点球如今这么难踢呢?

卡塔尔世界杯的一组数据颇有意思:到目前为止已进行的 56 场比赛中,选手们共主罚 30 次点球(包括点球大战),结果只罚进了 16 球,命中率仅为 53.3%(波兰对阵法国的 1/8 决赛,莱万重罚的点球被记为 2 罚 1 中)。
摩洛哥对阵西班牙、日本对阵克罗地亚这两场淘汰赛都进行了点球大战,两场比赛共罚球 15 次,但 4 支球队的球员加起来只命中率 7 球,命中率只有可怜的 46.7%。甚至萨拉维亚(西班牙队)、利瓦贾(克罗地亚)这样在加时赛被换上场,就是承担点球任务的球员,都错失了机会。

梅西、莱万、多萨里、阿尤、戴维斯 …… 本届世界杯倒在 12 码前的名字有一大串。那些射手精湛的球员,到了点球点前反倒不灵了。放眼世界杯漫长的历史长河,倒在点球上的英雄豪杰就更多了。

那么问题来了,足球运动发展到今天,为何点球变得越来越难踢了?
西班牙专家研究表明,点球是运气、技巧、策略和心理因素的混合体。从心理的角度来讲,罚球者的压力远远大于门将的压力,球员罚进是正常情况,而罚丢则会被千夫所指。
相反,守门员被打进点球倒也不会被责怪,而一旦扑出点球,就会变成英雄。从这个角度来说,守门员就是轻装上阵。
相比以前,如今的门将在身体条件上要更加出众,身高和臂展自不必说,高大门将的下地(鱼跃扑低平球)速度与以往相比也在逐渐加快。
更重要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射手罚点球的动作和习惯都被成百上千次的研究,甚至会被拆解成无数个细微动作进行分析,守门员可以通过相关数据在赛前更加精准地练习,这也大大增加了扑点的成功率。

两个上角易进球
巨星难过点球关
数据显示,自 1982 年到 2018 年世界杯,10 届比赛中所有点球加起来的命中率仅为 70%,远远低于其他足球比赛的点球命中率(80% — 85%)。这非常好理解,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对各队的意义不言而喻,在数万名球迷面前罚点球,球员的心理压力比其他比赛都要大。
那么选择什么方向的点球更容易破门呢?如果把球门分成 9 个部分,根据过往十届世界杯的数据,左右两个下角是球员最喜欢的方向,其中选择射向左下角的球员最多,占比高达 22.58%,这有一个原因是大部分球员的射门脚为右脚。相反,右上角是球员们最不喜欢选择的方向,占比只有 5.73%。

还是以过去十届世界杯为例,选择罚向右上角的球员,破门率高达 87.5%,是所有方向中破门率最高的。而左下角的破门率最低,只有 63.49%。


还有两个关于心理压力层面的数据比较意思,专家经过统计发现,超级巨星(获得过世界级个人奖项)的点球命中率较普通球员更低。
而如果一支球队在近期的点球大战中失利,那么该队球员在接下来的比赛中罚丢点球的概率将会更高,这也就是所谓的 " 越输越丢 "。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球队一而再再而三的倒在点球点上。心态的调整,的确是非常难过的一关。
数字
10
本届世界杯至今选手们共罚丢 14 粒点球,有 10 粒是在左右两个下角被守门员扑出。
60%
因此比常规时间的点球更加惨烈,点球大战成了各界数学家、统计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所研究的热点领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管理经济学教授伊格纳西奥发现,点球大战中先罚进的一方,获胜的概率为 60%。但随着近几年的发展,这一数字在慢慢下降。
57%
心理学家吉尔 · 尤尔德总结道:" 在高压的情况下,射手把球放在罚球点后匆忙射门,或者对裁判员的哨声反应太快,这些情况下命中率只有 57%。"
也就是说,仓促射门反而效果不好,而在裁判员哨响后等待一秒甚至更长的时间再主罚,命中率高达 81%。
0.35
国际足联规定,标准足球门高 2.44 米、款 7.32 米,球门柱和横梁的厚度不超过 12 厘米。点球点距离球门线的距离在 10.9728 米,而职业球员罚点球的速度大概是 31 米 / 秒。也就是说,球达到门线的时间在 0.35 秒左右。就是这短暂的一瞬,决定了比赛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