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8 日起,我国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 " 乙类乙管 "。目前全国新冠疫情的总体态势如何?政策转换与春运叠加是否会加大疫情风险?新冠三年来,我们的疫情防控出现了哪些变化?对此,总台央视记者独家专访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
关于当前的疫情形势,焦雅辉表示," 从 2022 年 12 月起,全国发热门诊就诊量进入快速上升阶段。到 12 月下旬和 2023 年元旦时,急诊量进入高峰期,急诊高峰意味着重症救治的高峰也同步到来。" 从现在全国的情况来看:
全国主要城市,也就是说直辖市、省会城市,包括一些计划单列市,正在渡过或已经渡过感染高峰。
目前,从这些大城市的情况来看,急诊和重症高峰,尤其是急诊也出现了回落迹象,但重症救治仍处在高位平台期。
春运之前,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也已经迎来感染高峰。从这个趋势来看,春运期间,这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有可能会迎来急诊和重症发病高峰。
专家谈重症高峰将持续多久
重症高峰将持续多久?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称:很难估算,目前感染高峰也是通过模型来进行预测,会存在误差,重症高峰一般晚于感染高峰一周左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干预措施的不断落实,以及临床救治网络的不断健全,我相信会慢慢好起来的。
接下来,更重要的是,大家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坚持三件套、五还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即使是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群,也可能会出现再次感染的情况," 阳康 " 人群过了一段时间,体内产生的抗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水平也会出现持续下降的情况,从而增加再感染的机会,因此,做好个人防护仍然显得非常重要。
同时,还要提醒大家,只要符合条件,一定要及时、规范地接种疫苗,尤其是有基础性疾病者,在经医生评估后,若没有接种疫苗禁忌症,一定要尽快规范接种疫苗,以预防重症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