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hatGPT克星」升级:老师可以把全班作业丢进去检测了! ...

[复制链接]
军仔1100 发表于 2023-1-31 14: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站文档手机双击全屏观看效果最好!如需充值或代为下载服务,请联系微信lovefeige007

金磊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ChatGPT克星」,升级了!

没错,就是之前华人小哥Edward Tian所打造出来的那个GPTZero,几秒内就能摸清文字是人类还是AI写的。

qHMElFf57P0hPE7m.jpg


而时隔近一个月,小哥所推出的版本名叫GPTZeroX,并且他还说:

这是专门为教育工作者打造的AI模型。

YRiX8J6dp5PCc5Cb.jpg


消息一出,立即吸引了大批网友涌入,一天之内便有40万的访问量和220万的服务请求。

NwNxaUG7936ux5x5.jpg


那么这一次,这位「ChatGPT克星」又带来了哪些新能力?

混写也能测,还支持Word等格式

升级的一大特点,就是GPTZeroX可以检测出来“人类+AI”混写的文字内容。

例如我们先把一段人类写的新闻丢进去检测:

m7AcUW0VVa013ZiZ.jpg


GPTZeroX在短短几秒钟时间内,非常迅速的给出了答案:

  • Your text is likely to be written entirely by a human.
  • 你的文本很可能完全是由人写的。

接下来,我们再把一段ChatGPT写的文字,丢进刚才那段新闻的后边,来一场混合检测:

NMBH5UUdMAXhMEe5.jpg


这一次,GPTZero给出的回答是:

  • Your text includes parts written by AI.
  • 你的文本一部分是由AI编写的。

并且ChatGPT生成的内容还会用黄色高亮标记出来。

piJ2g7c6zTFwYMM8.jpg


小哥对此表示:

这是教育工作者一直想要的一个关键功能。

但老师们检查学生作业的时候,一段一段的把文字复制粘贴进来也相当繁琐的工作了。

于是乎,这位小哥还贴心地推出了另一个新功能——可批量导入文件,支持Word、PDF和TXT等格式。

并且网站在介绍这个功能时,是这么描述的:

eLBU4RGdeRrT8ab8.jpg


除此之外,为了防止服务发生崩溃,小哥还搞了一个Python API,是已经完成压力测试的那种。

JH62byuLBb4HYcQC.jpg


最后,小哥还贴心地说了一句:

我承诺,本网站对个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保持免费

i4b613JUY9Y4u94Y.jpg


怎么做到的?

它主要靠“perplexity”,即文本的“困惑度”作为指标来判断所给内容到底是谁写的。

NLP领域的朋友们都知道,这个指标就是用来评价一个语言模型的好坏的。

在这里,每当你喂给GPTZero一段测试内容,它就会分别计算出:

1、文字总困惑度

这个值越高,就越可能出自人类之手。

L6t7NnRMc7Nm8T7t.jpg


2、所有句子的平均困惑度

句子越长,这个值通常就越低。

G6807c8G856681B8.jpg


3、每个句子的困惑度

通过条形图的方式呈现,鼠标悬浮到各个方块就可以查看相应的句子是什么(这里就两块,因为我此时输入的测试内容就俩句子)。

kNU6rj176zR4Z5rJ.jpg


之所以要绘制这样的条形图,作者也作出了解释:

根据最新的一些研究:人类书写的一些句子可能具有较低的困惑度(前面说过,人类的困惑度是比较高的),但随着继续写,困惑度势必会出现峰值。
相反,用机器生成的文本,其困惑度是均匀分布的,并且总是很低。

除此之外,GPTZero还会挑出困惑度最高的那个句子(也就是最像人写的):

WnlN27BL7nvtOuTn.jpg


反ChatGPT之风正盛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ChatGPT尽显十八般武艺之际,诸如小哥GPTZero一样“用魔法打败魔法”的工具、研究也在层出不穷。

例如最近斯坦福大学为了不让学生借助ChatGPT之力来写论文或作弊,推出了“反侦察”神器——DetectGPT

j5mmd44FtMPJXFhN.jpg


这种方法既不需要训练单独的分类器,也不需要收集真实或生成的段落的数据集,是一种基于概率曲率的零样本方法。

x3t06Xpxd1g0N0on.jpg


除此之外,就连OpenAI自己也联合哈佛等高校机构联合打造了一款检测器:GPT-2 Output Detector

cSOpVP1PNt1V7zP5.jpg


作者们先是发布了一个“GPT-2生成内容”和WebText(专门从国外贴吧Reddit上扒下来的)数据集,让AI理解“AI语言”和“人话”之间的差异。

随后,用这个数据集对RoBERTa模型进行微调,就得到了这个AI检测器。其中人话一律被识别为True,AI生成的内容则一律被识别为Fake。

(RoBERTa是BERT的改进版。原始的BERT使用了13GB大小的数据集,但RoBERTa使用了包含6300万条英文新闻的160GB数据集。)

嗯,看来ChatGPT在大步向前迈的同时,顺便还推动了“反ChatGPT”研究的发展。

[1] https://twitter.com/edward_the6/status/1619874139954905090
[2] https://arxiv.org/abs/2301.11305

CbIIUlRjw66kW1lL.jpg

【声明】本站官方已审核发布资料均系官方通过公开、合法、收费渠道获得,网友自行发布资料平台只提供审核职责,资料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2411977441@qq.com),如对资料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个人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