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2 月 14 日讯 昨日,在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2022 年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下文简称 " 白皮书 ")。在《白皮书》中,北京将支持头部企业打造对标 ChatGPT 的大模型,着力构建开源框架和通用大模型的应用生态。加强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加速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供给。
近期,ChatGPT 炙手可热,用户数在短短 2 个月内破亿。资料显示,ChatGPT 是基于 GPT3.5 优化的一个模型,GPT-3.5 是 GPT-3.0 的微调版本。
而 GPT-3 是由人工智能公司 OpenAI 训练与开发,该模型设计基于谷歌开发的变换语言模型,GPT-3 的神经网络包含 1750 亿个参数,GPT-2 的 100 倍以上,使用的训练数据规模庞大。从 GPT 到 GPT-3.5 以及 ChatGPT 的优化主要来自算力的增加,GPT-3.5 在微软 AzureAI 超算基础设施上进行训练,总算力消耗约 3640PF-days。
中邮证券认为,高算力的需求下,对于超算基础设施的计算和传输能力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扩容成为必然选择,相关产业链将收益。
目前,人工智能产业正加速发展。据《白皮书》,截至 2022 年 10 月,北京拥有人工智能核心企业 1048 家,核心技术人才超 4 万人。此外,北京已无条件开放 115 个市区级单位,公共服务事项指南、财税金融、城市管理等领域公共数据集 15880 个。智源 " 悟道 2.0" 成为全球最大智能模型,参数规模达到 1.75 万亿。百度 " 文心 " 大模型参数规模达到 2600 亿,是目前全球最大中文单体模型。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人工智能产业相关政策频出:
上海:加快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制订新一轮三大产业上海方案。《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武汉: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经济领域发布一批应用场景创新重点任务。
成都:拟出台算力产业专项政策,推进算力赋能应用。
据国家信息中心联合浪潮信息日前发布的《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测算," 十四五 " 期间,在智算中心实现 80% 应用水平的情况下,城市对智算中心的投资可带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增长 2.9 至 3.4 倍,带动相关产业增长 36 至 42 倍。
在 ChatGPT 爆火,各地加速 AI 算力储备、加大产业投资的过程中,哪个方向有望率先受益?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机构一致认为,应关注算力上游核心环节投资机会。
光模块、光芯片、光器件、交换机作为云厂商硬件基础设施中必不可少的通信设备与元件,其速率提升与技术升级可以显著降低功耗,有望缓解算力成本与功耗过高这一阻碍 AI 产业化的问题,未来有望长期受益。
个股方面,机构则推荐关注:光环新网、奥飞数据、光迅科技、中际旭创等光模块环节个股:天孚通信、新易盛、联特科技、锐捷网络、紫光股份等 CPO 相关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