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窄版
用户名
Email
安全手机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首页
Portal
知识库
忘情谷
BBS
洞见天下
微信群
报告厅
千百度
新青年
商学院
藏经阁
雄企汇
数据库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网站工具箱
快捷发帖
深度行研
图表数据
搜索
搜索
热搜:
皮书
能源
环保
GPT
大模型
电子
大数据
互联网
教育
金融
地产
制造
钢铁
工程
保险
服务
公用事业
建筑
科技
健康
医疗
机械
半导体
碳
报告
商业计划书
智库
咨询
研究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file
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
忘情谷
›
休闲娱乐
›
琴棋书画
›
在柏林爱乐摸到职业天花板,梅第扬:我不会飘飘然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在柏林爱乐摸到职业天花板,梅第扬:我不会飘飘然
[复制链接]
jshhu100
发表于 2022-9-10 14: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站文档手机双击全屏观看效果最好!如需充值或代为下载服务,请联系微信lovefeige007
“中提琴独奏以前就是‘票房杀手’,这次不一样,票子很快被抢光了。”说起中提琴家梅第扬和上海交响乐团的合作,团长周平笑道。
9月3日-4日,在指挥家余隆的执棒下,上海交响乐团2022-23音乐季以双开幕的形式,拉开大幕。
柏林爱乐乐团新晋中提琴首席梅第扬以独奏身份加盟,在两场音乐会献演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莱昂内尔·特蒂斯改编中提琴版)。这也是双方首次同台合作。
演出现场
9月6日,梅第扬还将旧地重游,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上演独奏音乐会,门票也早早售罄。
今年2月,柏林爱乐官宣了梅第扬成为中提琴首席的消息,这也是140年来,这个古典乐界“第一天团”首次迎来中国音乐家的加入。
10月初,28岁的梅第扬将正式入职柏林爱乐,第一场音乐会是和指挥家伊万·费舍尔合作,演出马勒《第一交响曲》。
梅第扬
一直以来,中提琴少有主角光环,在乐团里乐于奉献、乐于陪衬,梅第扬让更多人知道,中提琴也是一件宝藏乐器,还有很多待人挖掘的宝藏作品。
“中提琴是一件极有性格的乐器,就跟英国管一样。”余隆喜欢中提琴的声音,忧郁,多愁善感,有其他乐器鲜有的情绪表达能力,他甚至还买了一把中提琴,打算退休以后找老师学习。
“自古英雄出少年,梅第扬已经做到了职业的天花板,是古典乐界的超级明星。”在余隆看来,柏林爱乐的每个演奏家都极具个性,要进入柏林爱乐,不仅仅需要手上功夫好,还需要成为一个完整的音乐家、一个无懈可击的音乐家。
演出前,梅第扬和上海媒体对坐,聊了聊他即将到来的新生活。
排练照
【对话】
记者
:埃尔加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太有名了,改成中提琴版后,有什么不一样?
梅第扬
:改成中提琴版后,音色上多少会有不一样,不可能那么厚,同样,大提琴也没有中提琴这么灵巧,各有各的优势。每件乐器都是平等的,不应该有任何高低之分。每位演奏家有自己的演奏想法,那就是好的演绎,我不会说我要靠近大提琴一点,我怎么理解这个作品,我就怎么演出来。
音乐是通的,乐器只是传声的方式,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是如何突破乐器对音乐的限制。只要音乐够伟大,可以允许任何乐器去改编。去年我来上海演过舒伯特的《阿佩乔尼奏鸣曲》,所有乐器都在拉,巴赫无伴奏的小提琴奏鸣曲,很多乐器也都在改。
记者
:独奏的时候,你最想拉什么作品?
梅第扬
:埃尔加的这首曲子我就很想拉。初一时第一次听,我就觉得写得太棒了,后来又去了解了背景,还有大提琴家杜普蕾的故事,很有意思。
后来我接触到了更多音乐,巴赫是我觉得永远超越不了的作曲家,贝多芬、巴托克,我也非常喜欢。还有一个俄罗斯作曲家,稍微小众,施尼特克。他给中提琴写了一部协奏曲,在我看来是最好的协奏曲,没有之一,从技术的角度也是最难的一部。我演过很多次,在欧洲每年得演两三回吧。
这是他写给俄罗斯中提琴家巴什梅特的。他太深刻了。他把中提琴的所有优点都展现出来了。这首曲子非常压抑,最后感觉他死在病床上,有心电图的声音,像人在叹气一样。
记者
:你给大家的感觉特别温和,不争不抢,和中提琴很像,这种性格是不是也有助于你融入国外的乐团?
梅第扬
:我比较随性吧。每个人都会觉得我是一个好人,比较好相处,但也有很多很有性格的人,也一样能处得好,还是看投不投缘吧。
记者
:你是因为拉了中提琴形成温和的性格,还是因为温和的性格选择了中提琴?
梅第扬
:我从小就是这样的性格。当然,我也有不喜欢的东西,也会发脾气。但并不是说中提琴就没有性格,就像余隆老师说的,中提琴极其有性格,它不光可以很外放,还可以很神秘,真的是很完美的一件乐器,需要更多的聚光灯。
记者
:关于中提琴,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有趣的调侃。
梅第扬
:拉中提琴的人脾气都比较好。在古典音乐里面,我们很多情况下是在美化其他声部,其实“脏活”“累活”都是中提琴在干。就因为中提琴是好人,出现了那么多中提琴笑话,这些笑话很有意思,也让古典音乐没那么严肃了。我觉得,可以有笑话,但不要搞歧视。
从1900年开始,中提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作品,在交响乐里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另外,我接触过很多拉四重奏的人,怎么评判一个四重奏的好坏?其实中提琴和二提琴起决定性的因素。如果把四重奏比喻成手臂,一提琴更像皮肤,大提琴是骨头,中提琴是血液,二提琴是经络。血液会让一个东西活起来,没有血液就比较死,好的中提琴可以让声音变得更加立体。
演出现场
记者
:28年的人生旅途里,你遇到过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梅第扬
:28年还不是很长吧,困难其实很多,但是我比较容易忘记困难,我不太愿意去想之前遇到过的事。
学德语是一个比较大的困难。起步相当难,特别是会说英语的人去说德语,痛苦至极。2014年,我考入慕尼黑音乐学院去了德国,2015年初,我就和德国老师纯说德语了,再难也必须起步。
记者
:德国人给人的感觉特别严肃、严谨,这么多年一直在德国,你有受影响吗?
梅第扬
:我非常不德国人,很多人说我的性格特别意大利,想一出是一出。听我拉过很多琴的人就知道,我一定是想一出是一出,那一瞬间我觉得要那么拉,我就那么拉。但是在乐队里不行,作为首席,你还要带领后头的十几号人,你不能太随性。独奏的时候,我是没有束缚的。
记者
:你的太太也是演奏家,夫妻俩都是演奏家,什么感觉?
梅第扬
:她也拉中提琴,是慕尼黑交响乐团的副首席。她也是湖南长沙人,我们在长沙从来没见过,到了北京以后是同一个师门,很合得来,慢慢就在一起了。
我们很有共同话题,彼此尊重。之前考柏林爱乐,如果没有她支持,我可能都不太愿意迈出这一步。我觉得,工作固然很重要,但生活才是根本,所以考虑比较多。
我们在慕尼黑已经很稳定了。2014年来慕尼黑以后,我就没去过其他城市。2018年,我在慕尼黑ARD国际音乐大赛拿了中提琴冠军,觉得这个城市对我太好了。我对慕尼黑的感情很深,就跟我对北京一样,它们都是看着我成长的城市。
记者
:所以你是主动走出舒适圈。
梅第扬
:可以这样说。其实我在德国拿的第一个奖是在柏林,但是柏林给我的印象不是特别好,每次去都下雨,特别阴沉,这次去见到了很多太阳。慕尼黑在德国南边,阳光更多,那么多山,那么多河。
记者
:当上柏林爱乐的首席后,你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吗?
梅第扬
:我当然很激动,但心态上没有任何变化。我之前在慕尼黑爱乐乐团,乐团也非常好,现在只是从慕尼黑搬到柏林,换了一个新的城市生活。
记者
:你的心态没变化,但大家对你的态度还是不一样了,关注度更高,聚光灯更多了。
梅第扬
:我自己不是很敏感,有人来听我的音乐会,我就很开心,哪怕只有一个瞬间,我们产生了共鸣,我就成功了。我其实无所谓底下是谁在听,我就是把音乐演奏出来,你怎么理解我的音乐,那是你的事,我怎么拉是我的事,但我们会有共鸣。
记者
:你这次来上海演出,票子卖得特别快。
梅第扬
:上海人民对我特别支持,很开心。如果考上柏林爱乐能让更多人知道中提琴,那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记者
:你在柏林爱乐是最年轻的乐手吗?作为中提琴首席,你未来要带领整个中提琴声部,而他们都很资深,会不会有压力?
梅第扬
:我不太确定,但应该是最年轻的。在德国特有意思的一点是,他们不会觉得你是年轻人,你进入职场后,你跟他们就是一样的。德国是有尊称的,但比你年长的人会主动跟你说,不要再尊称了,我们就是朋友,我就直接喊他的名字。德国乐团都这样,同事之间,不管60岁还是20岁,直接喊名字。
记者
:他们不像中国人对年龄这么敏感?
梅第扬
:也敏感,但是他们觉得自己不敏感。只有老人跟年轻人说,不要尊称,我们才能不尊称。进乐团第一天开始,约定俗成,每个人都是同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首席当然是在音乐会上做决定的那个人,在最关键的时候,要能够挑得住梁,但很多时候并没有很大权力,并不是所谓的小组长。坐后面的乐手,也不会觉得自己说不了话。尤其是柏林爱乐,每个乐手都非常有性格,在音乐会上,不管是前面的首席还是后面的乐手,参与度都非常高,不会觉得自己在后面就可以划划水。
记者
:余隆认为,进入柏林爱乐的人必须是一个“完整的音乐家”,你怎么理解?
梅第扬
:不管在什么平台都能做到最好,能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音乐,能给人带来灵感,我觉得就是完整的音乐家,一个具备优秀素养的音乐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好的音乐家一定不会是模仿另一个人出来的,我不相信有人可以模仿郎朗,有人可以模仿余隆。
记者
:余隆形容这个职位是天花板,28岁就到了天花板,你对未来有什么计划?
梅第扬
:余隆老师给了我很多信心,很感动!我觉得音乐没有天花板,每个人都会希望更好。
记者
:这么年轻就有这么高的成就,真的没有飘飘然的时候吗?
梅第扬
:音乐太伟大了,我每天都会觉得自己有不足的地方,我希望能一直这样,千万不要让我飘飘然,少说一些太好听的话。
记者
:你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学弟曾韵,最近也考上了德国一线乐团的圆号首席,“中国军团”在世界顶级乐团里占的位置越来越多了。
梅第扬
:曾韵是我特别好的朋友,比我小五六岁吧。这证明国内的教育跟国外的教育逐渐在接轨,是特别好的信号,希望有更多优秀的中国音乐家站在世界的舞台上。
不是国外不愿意要中国音乐家,真正的音乐人不会有国界之分。在柏林爱乐,不是只有德国人,非常国际化。在慕尼黑爱乐,可能连一半的德国人都没有。他们的包容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记者
:以后回国演出的机会,会不会比以前多很多?
梅第扬
:期望会越来越多吧。在国外发展当然也很重要,但是回国能够多多少少为国内的古典音乐圈,包括为中提琴,稍微尽一份我自己的力量。
记者
:拉琴之余,平时的你还喜欢干什么?
梅第扬
:我喜欢听爵士音乐,有很多爵士朋友。我还喜欢骑自行车、桑拿、游泳。桑拿很有意思,德国有很多芬兰的桑拿,如果按照中医的角度,非常不健康,蒸完以后直接跳冰湖,多来几回,能让人焕然一新。
【声明】本站官方已审核发布资料均系官方通过公开、合法、收费渠道获得,网友自行发布资料平台只提供审核职责,资料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2411977441@qq.com),如对资料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个人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专题系列
免费专区
深度行研
图表数据
综合行研
热点追踪
Copyright © 2008-2023
雄启汇|雄启识慧云上智库:您身边的行业研究顾问
(https://www.cnxiongqi.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风格购买及设计联系:13450110120 15813025137 QQ:21400445 8821775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克米设计
|
黑ICP备2023000012号-1
|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