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广州南沙美食游,别具特色的疍家菜,你都吃过那几样? ...

[复制链接]
妩媚的法眼 发表于 2022-9-15 09: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站文档手机双击全屏观看效果最好!如需充值或代为下载服务,请联系微信lovefeige007

JVveEo03LvVF0pQP.jpg

“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中、吃饭肯定排第一位的。

zRKRg5W1dcAw1Ach.jpg

食在广州,对老广来说,出门旅行,只有吃好才能游好,否则会影响了旅游行程的体验感。

vokDbU294hw5D57H.jpg

广州南沙来广州市区也就一小时的车程,周末驱车过来,可以观海,品美食,清新、干净的空气,还有大片的湿地公园,都是我们所喜欢的。

OB3J340wj0L28B9b.jpg

N7Z43iQKKkm6xnzM.jpg

m53g9O39lR43HGD4.jpg

南沙最南为万顷沙镇,这个地域正好处于咸淡水交江之域,恩泽于大自然的厚赐,这里哺育了鲈鱼、黄眉头、鳍鱼、凤尾鱼、奶鱼、白鸽鱼、麻虾、河蟹......;

Z7Bz77G7y3ic7XD0.jpg

AkLf0kLYtZ05YXXR.jpg

江河冲积层滩涂上围垦的膏腺土地盛产稻米、甘蔗、香蕉、莲藕。蕉硕蔗甜、稻谷飘香、鱼跃虾戏、藕壮蟹肥,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美食资源;

dY9zjR22668E2rwg.jpg

V4S7F7p5UpzdJI7f.jpg

Nyhoh474n6or61yb.jpg

zq330nVJqpzv0Sf1.jpg

wr31N5N3SimZiIvr.jpg

南沙疍民有流行的一句民谚:“春煸秋鲤,夏三黎(鲍鱼),冷鳞、热鳞。”

FK8Hzli2401VpD0f.jpg

疍家生活在咸淡水交界的生态环境之中,悟出“不鲜不食,不时不食”的蛋家美食追求的理念,形成独特疍家饮食文化。

z6eO2Mesm9As2B79.jpg

蛋家美食也是“劳动创造世界”的见证,蛋家的历史就是体验千百年劳动人民面对封建社会抗争的历史,对大自然有着百折不朽精神的历史。

RrFgZQD4dCXD84cq.jpg

“疍家妹、疍家菜”就是疍家饮食文化的亮点、展现地和标杆。

cxdRdzP4pvw9EPw9.jpg

疍家蕉叶裹粽是入选了疍家美食文化里面的,所以也是必点的。

G9A5a4faa9WpAT9b.jpg

吃起来,是蕉叶的清新香味,比较特别。里面的馅料,有红豆这些,也是糯米制作的。

kitthVd5cTVddHeI.jpg

还有一种吃法,是放鸡蛋清一起煎,更加香口。

Ontewp1o41ce8RCs.jpg

南沙的黄油蟹,秋季最肥美。

vX0n1c1N2Qn8N7W9.jpg

这种生活在咸淡水交汇的黄油蟹,学名叫南沙青蟹,它的肉比较厚,并且现在是有膏的,清蒸非常好吃。

pDYVvBfEK5b0dKYB.jpg

蟹会先用刷子,清洗掉上面的泥,搞干净后,再放了蒸柜蒸熟。

ldDH4B8l8eL8SDHB.jpg

蒸熟的蟹是全身红色的,非常鲜艳。

WJuw6pbS88Zzjs80.jpg

lgVVa9f9iUkKDiii.jpg

b3UVQuTHv3lVCnRB.jpg

这种叫重皮蟹,因为这个蟹正处于换壳的状态。所以他现在有两层外壳,里面这层是软壳的。

JiHLlQx0lUlH9lL9.jpg

这个软壳,可以拆出来吃,现在的蟹是没有腥味的,非常的香。

gFCJ3BU3r7IRYzSy.jpg

rGiJqgJWj1qj1Pi0.jpg

蒜蓉蒸带子

CHrP7yySkY5hz7mR.jpg

teFFTgV3ES534EQZ.jpg

黄脚立鱼,非常新鲜。

xi9EXa59v0G99YIl.jpg

海胆砂锅饭

XAPRvW3Vvr63LW6A.jpg

S8rFWsyfMqrJQZHY.jpg

鱼杂锅,挺好吃的。

zaAqAat30bB5xF5y.jpg

这个是鱼头豆腐汤,很鲜甜。

QVD6qS0Z0d2xK6NQ.jpg

禾虫也是南沙才有的,这种是禾虫蒸蛋。

WRQR3Z8RGc33fYNZ.jpg

K2JajCeTujtu00d1.jpg

用餐地址,就是在南沙的河涌里面,河涌两旁边都是渔村,里面的房屋都不高,都是这种三四层的自建楼,然后河涌里面停放有很多渔船,所以吃疍家菜,这种环境,还是挺有意境的。

w4iltUfuHHHl0HLq.jpg

中秋假期来说,各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中秋假期较短且不免费,所以选择就地过节,省内周边游、本地游会比较好,因此,乐玩君为大家推荐广州南沙美食游。

Hi我是乐玩君,每天分享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如果你觉得我的旅游小贴士对你出行决策有帮助,就请关注我的主页吧。

【声明】本站官方已审核发布资料均系官方通过公开、合法、收费渠道获得,网友自行发布资料平台只提供审核职责,资料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2411977441@qq.com),如对资料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个人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聪珍乐恒 发表于 2022-9-15 09: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